土木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小李考察记第二站苏州上 [复制链接]

1#

第二站苏州(上)

山塘街、拙*园

离开杭州来到苏州,想来这里应该是学习景观、风景园林、城市规划等等各种艺术相关的专业的无论是学生还是学者都会来而且来很多次的地方。如果说杭州是一座艺术而充满魅力的城市,我更愿意用传统、素雅、水乡去概括苏州。苏州因江南古典园林而盛名,构筑精致、艺术高雅、文化内涵丰富是苏州众多古典园林的典范和代表,这里体现了写意的山水艺术思想、近乎完美的生活环境与居住条件,丰富的社会文化内涵。苏州古典园林宅园合一,人们可赏、可游、可居。有文献说“这种建筑形态的形成,是在人口密集和缺乏自然和谐相处,美化和完善自身居住环境的一种创造。”

苏州

进行时

PART01山塘街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有西湖,苏州有山塘。”苏州的山塘街久负盛名。全场米的“七里山塘”,它的水街格局最能代表苏州街巷的特点,这条街也是一条历史悠久、具有诸多隶属文化遗存的人文荟萃的千年老街。相传唐宝历二年(年),唐代诗人白居易从杭州调任苏州刺史,为了便利苏州水陆交通,开凿了一条西起虎丘东至阊门的山塘河,山塘河河北修建道路,称为“山塘街”,山塘河和山塘街长约七里,叫做“七里山塘”。我们考察去到的山塘街全场米,虽仅仅有七里山塘的十分之一,却是山塘的精华所在,被称之为“老苏州的缩影、吴文化的窗口,天堂里的街市。”整个山塘街和山塘河有典型江南水乡的风貌,现在这里街上店铺林立,有各类的工艺品和苏州特色小吃,但是这里并没有因为商业气息浓厚就丢掉了人文风情。白居易在《虎丘寺路》一诗中描述的山塘街是“自开山寺路,水路往来频,银勒牵轿马,画船载丽人。菱河生欲遍,桃李种仍新。好住湖堤上,长留一道春。”堪称历历如画,栩栩动人。而曹雪芹在《红楼梦》的第一回中也以“最是红尘中一二等富贵风流之地”形容阊门、山塘一带,可见当时山塘街的人声鼎沸、店肆林立的那种繁盛。

苏州山塘街—典型江南水乡的风貌

我们之后也去了有“中国第一水乡”之誉的周庄,同样是古镇水乡景色,周庄也有典型的江南水乡风貌和独特的人文景观,不知道是不是个人感觉,好像水乡景观都有一些相似。只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周庄的手工业和商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相比山塘街来说,人文气息可能没有那么浓厚,导游在车上跟我们介绍时也打趣说,以前是“小桥流水人家”,现在是“小桥流水商家”。周庄的水乡风貌

苏州

进行时

PART02拙*园

拙*园,始建于明朝正德年间,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是中国四大名园之一,中国最优秀的园林建筑之一。拙*园以水为主,水面广阔,景色疏朗自然。据文献说,拙*园具有江南古典园林所特有的艺术特色:依造地势,顺其自然;布局灵活,变化有致;流动渗透,明暗开合;虚实结合,小中见大;诗情画意,意境悠远;曲径通幽,若隐若现。整个拙*园分为东、中、西和住宅四个部分,四个部分各具特色。而在拙*园里各种各样的造园手法也体现得淋漓尽致,这里有:主景与配景、借景、对景、框景、夹景、漏景、添景、藏景、点景、移景、隔景、障景等等等等。比如,在我们刚刚步入拙*园的庭园空间,就能看到一块巨大的湖石,这里就运用了障景也是抑景的手法,相当于一处屏风,把后面的建筑、水体和植物等完完全全地阻隔了起来,以达到当人走到这块石头后面的时候,视线一下由窄变宽,豁然开朗的效果。也因拙*园最早是明朝御史王献臣的家园,这块湖石略有几分形似“王”字。拙*园进入庭院后的第一个景点——湖石假山这块假山相当于一处屏风,这里运用了障景的手法把后面的建筑、水体和植物等完完全全地阻隔了起来,以达到当人走到这块石头后面的时候视线打开,豁然开朗整个拙*园把建筑、花木、池沼等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使人在游赏的过程中渐入佳境、步移景异,结合学过的一些相关的知识,拙*园完美地诠释了「园林」的概念。拙*园空间处理方法也多种多样,时而开阔明朗,时而曲折幽深,或藏或露,或深或浅,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建筑、山水、花草、树木参差错落、点缀成景,而其中的任何一个元素都不是独立的、割裂的,而是共同构成园林中的景色,层次丰富,意境深远。拙*园里有各种各样的建筑类型,比如矗立在各处的亭台楼阁,比如横跨水面的小飞虹,比如园内大量的粉墙黛瓦,但它们并没有显得杂乱无章,而是增添了人们游园的趣味,和不经意散落在各个墙角的小品一样,使人回味无穷。拙*园内的一处随手拍真是应了那句“人在景中走,如在画中游”整个园林里的任何一个元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相互衬托、呼应,共同构成了园林中的景色,给人美的视觉感受,层次丰富,意境深远(??这张照片来自室友小徐)拙*园内横跨在水面上的小飞虹

在整个园林中让我的印象最深刻也是最喜欢的景色,是在中部景区内欣赏四季的景亭和与谁同坐轩。

拙*园内的四季亭分别是:欣赏春景的亭——绣倚亭,欣赏夏景的亭——荷风四面亭,欣赏秋景的亭——待霜亭和欣赏冬景的亭——雪香云蔚亭,它们好像是各占据了园内中部景区的一片却好像又是连接在一起。其中,荷风四面亭四面皆是水塘,夏天可以在这儿欣赏四周满塘荷塘月色,同时在这里又能观赏到春、夏、秋、冬四季风景,让人心旷神怡。

拙*园内的荷风四面亭—可以欣赏四季景色这四亭四景是园内最让人赞叹的景点,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聪慧和技艺精巧,崇尚自然的审美观和高尚的境界——想在自己家中收录整个四季,想把整个江南四季收入怀中。于是就开凿水池,又在旁边挖出山岛,安置假山,在水池的四周各自建造亭子,分别在东西南北布置秋景、冬景、春景、夏景,坐在亭子里就能看到一年四季。在那个时候可能没有那么先进的技术,但是他们也能运用当下的一些技术手段,这样去建造自己的家园并自得其乐,乐在其中,我想这样的境界可能是我们这一代的许多人未必能达到的一种境界吧。而与谁同坐轩,是拙*园内筑于西园水中小岛东南角的一座扇形小亭。与谁同坐轩背衬葱翠小山,前临碧波清池。与谁同坐轩名来自北宋诗人苏轼的一首词——《点绛唇》,“闲倚胡床,庾公楼外峰千朵。与谁同坐?明月清风我。别乘一来,有唱应须和。还知么,自从添个,风月平分破。”这首词表达出了苏东坡要远离混浊尘世,要与清风、明月为友的一种孤芳自赏的心境。因此,不同于一般常见的比亭子空间更大的轩,与谁同坐轩中仅能坐下一两人,哪里还容得下别人同坐呢?而在拙*园的设计中,这里也有一个设计巧思,不仅仅是轩内的平面造型、漏窗、墙上的匾额、石桌等为扇形,站在特定的位置整个屋顶与后面的笠亭发生了奇妙的错位,刚好形成一柄完整展开的扇面,非常神奇。站在这样的轩内凭栏远眺,看与被看,都能成为拙*园内独特的景致。

拙*园内的与谁同坐轩

轩内造型均为扇形

站在特定的角度整个屋顶与其后的笠亭屋顶错位

形成了一柄完整展开的扇面

(两张图上面的一张来自室友小徐)

拙*园作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设计的精妙绝伦用区区一些文字无法直观地描述出当下在园内的感受,这里也仅仅描写了拙*园中很小的一处,其实在拙*园的每处景色都值得细细品味和探究,包括一些园内的细节,比如漏窗的巧妙、园内一些地景和装饰等等。无论是高大的建筑群体,广阔的水面和无尽的流水,蜿蜒逶迤的长廊和水榭,是岛屿山石相互呼应,散落在园内各处的景观小品,还是各种造园手法和布局特色的应用,都让人觉得似乎每次来拙*园内游赏的感受都有所不同,每次都能有新的收获。在这样一个不大的空间范围内,却能营造出自然山水的无限风光,突破空间的局限,通过多空间的庭园组合以及空间的分割和渗透,通过虚实相间的藏露交替,从而取得小中见大、丰富的景观小效果。

拙*园内一隅

拙*园内的盆景园

走出拙*园的那刻,其实我有些不舍和意犹未尽,不禁想起与谁同坐轩内扇形窗洞两边的诗句“江山如有待,花柳自无私。”查阅之后了解到这句话出自唐代诗人杜甫,出自《后游》这首诗:“寺忆新游处,桥怜再渡时。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野润烟光薄,沙喧日色迟。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意思是说,这大好的江山风光好像在等待着人们去踏足观赏,美丽动人的花柳也在无私地为人们绽放。好像这座园林也还在这儿等着我再来游赏。我不由得觉得造园真是一门涉猎甚广的艺术,不仅涉及到建筑、花木种植、土木工程、水体设计、园路布置、地形设计、筑山理水等等等等,还在于构思的巧妙、技艺的精美,更在于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绘画艺术等,才能够在一个天然的地域范围内把建筑、花木、池沼、山石、园路等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构成园林,才能够使人渐入佳境,步移景异。但是在某种程度上,我们也未必能达到古人所能达到的那种高度和境界,只有通过不断地分析和学习他们极为巧妙的构思,这里还有更多角度值得去观察和探索。谢谢您的观看~苏州站上篇结束啦!我们下篇见吧~预告|下篇景点:狮子林、苏州博物馆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