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乾隆爷审美ldquo农家乐rdqu [复制链接]

1#

“就近烹垆第一水,尝新遂试雨前茶”——此为乾隆爷为他建于玉泉山旁的专属茶舍“竹炉山房”所赋之诗。

山间静室、临泉汲水、借茶由器、怀古幽思……这其中,有乾隆皇帝作为文人与茶人的一面。如果你见过,或许会对其审美喜好乃至精神境界有更全面的认识。

▲清乾隆宜兴窑紫砂御题诗烹茶图壶故宫博物院藏

初看时你是否也有此疑问:这竟是那个酷爱繁华重饰、甚至审美被嘲有些“农家乐”的乾隆爷的爱用物吗?也太素淡了吧!

这一间竹炉山房,紧邻着当时静明园十六景之“玉泉趵突”,是乾隆爷特地从江南招来工匠、仿照无锡惠山寺竹炉山房听松庵构筑的。

正如乾隆爷自己在《御制诗文集·五集》的《竹炉山房》诗注中说:“玉泉竹炉煎茶数典于惠山听松庵,因爱其精雅,命吴工造此,并即以名山房”。

至于其具体样貌,则可参看《竹炉山房烹茶作》“第一泉边汲乳玉,两间房下煮炉筠。偶然消得片时暇,那是春风啜茗人”之类篇目的描述。符合资料中对其建筑“面开二楹式茶舍”之说,可窥见其与明人沈贞所绘《竹炉山房图》里山中茶舍的制式相合▼

▲明沈贞《竹炉山房图》(局部)辽宁省博物馆藏

沈贞是吴门画派创建者沈周的伯父,其传世作品绝少,资料显示:该图是在昆陵时为馈赠普照法师而作的。

事实上,乾隆爷的这种特设茶舍不仅仅此竹炉山房一处,而是遍布于其各处行宫苑囿中。

这些特设茶舍的构筑和布置多数受到明代江南文人风格的影响——尤以苏州寒山千尺雪、无锡惠山听松庵竹炉山房与竹炉文会的影响最为深厚。

乾隆皇帝也是好风雅之人,其茶舍直取前人茶舍之名者亦不在少数,如盘山静寄山庄盘山千尺雪、避暑山庄热河千尺雪、竹炉山房、竹炉精舍等。

据学者考证,上文所述的竹炉山房可谓乾隆爷在京畿园林中最爱的茶舍之一,尤其每年仲春至暮春时节,多至此处品茶,所留的“御制诗”也较多于别处。

▲清人绘《弘历松荫挥笔》横轴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所绘地点应为圆明园九州清晏内清晖阁,场景是乾隆帝作为文士茶人的一种情态。图上绘乾隆皇帝着汉装坐于石几前提笔构思写诗,一旁侍从正在竹炉前煮泉备茶,俨然一副文人饮茶画像

有趣之处在于,从当时留下的资料表明,这些专门用于品茶的茶舍中所用的茶具明显要比紫禁城中的茶具要更素雅质朴,其形制、纹饰、工艺都更加贴近于明时文士茶人的喜好。

据《活计档》记载,竹炉山房中所设茶具与其他同类专属茶舍中的大体相类,主要包括:带紫檀木作的竹茶炉一份、紫檀木茶籝或茶柜茶棚一套(其中有全套整组的茶器,从起炭烧水、备水滤水、到煮饮泡茶,全套至少包含十八种项目以上)、陆羽茶仙像一尊。

其品类之繁、用处之精,可依稀从《遵生八笺》、《长物志》中找到对应——非仅仅为饮而饮,这是饮茶的讲究,也是一种生活的仪式感。

正如御制诗中所一再提及的,乾隆皇帝每至玉泉山静明园必临竹炉山房:然后汲天下第一泉,竹炉烹茶,此正可谓:“瓷碗品啜浙中雨前贡茶,小坐山房试清供,即可涤虑又沃神”;“茶舍依泉筑,雅静似山家……”

好茶、佳器、静境——茶舍是喝茶处,更是纵情处,品茗发幽思、挥笔抒胸臆,是“茶事”背后的广大精神,怀古、深思、静观,这是乾隆爷的境界,也是世代文人茶事中的境界。

▲上左:清乾隆竹茶炉故宫博物院藏

上方圆炉部分缺失,炉底刻乾隆十六年《仿惠山听松庵制竹垆成诗以咏之》诗句,此炉应为乾隆皇帝在“竹炉山房”使用的竹炉之一

上右:清乾隆粉彩开光人物茶壶故宫博物院藏

下左:清乾隆宜兴窑御制诗梅树纹描金茶叶罐故宫博物院藏

下右:清乾隆乾隆款瓠制御制诗碗故宫博物院藏

以上皆为乾隆爷各个行宫专属茶舍中的含有文人精神的素雅器物

所谓由物入道,世外名泉精舍难寻、有格佳器可得,这也是一种“简便法”。历代茶人——风雅士也好、茶人帝王也罢,都在“器”中寻找“道”:

诗僧皎然爱白色瓷盏,因“素瓷雪色缥沫香,何似诸仙琼蕊浆”;陆羽则尚青瓷,云:“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

相似者不得不提宋徽宗与他的“高阶审美”产物:汝窑瓷。如你所知,汝窑瓷是宋徽宗内心尚道教、崇玉以及本身典雅艺术情操共同作用的结果。

——此,皆是以人生之哲思入茶思,茶器成了一种内在精神追求的物化呈现:他们都是“由物入道者”,虽各不同“道”,本质却是相通的。

观复博物馆造物,尤重茶器。其原因主要在于茶器与今人生活尤为紧密、可用性强——所谓的仪式感,美也好、文化流传也好,都要建立在当时当下的实用当中,要毫不费力地融入生活,在生活和实际的使用中体会和感受。

如本次的设计新品::

所谓“土香带润”,是一场梅子初青与风波涟漪的浪漫邂逅,当南宋龙泉窑那场亮丽的蜕变,遇上一种古朴自然的匠技之后,会碰撞出怎样的水花呢?▼

我想:这不仅仅是一次设计的融合,也是一重意境的游心:

肥润清丽的梅子青一如烟雨飘摇的江南——

令人思及“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的诗境,平淡生活的夹缝中似多了一点水乡船行般悠悠荡荡的惬意;

土香温厚的跳刀纹面则给人以土木自然之气——

似有种褪尽铅华归去来兮的气度,所谓“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人生始终有一种淡然的姿态:念及本色、退至初心。

当清香淡茶徐徐入喉,江南也远、山泉已忘,古人散去,雅集将终,就只觉“平生不平事,尽向毛孔散”,至此处,这茶中、器中的深意,便尽得了……

有灯无月不娱人,有月无灯不算春。

春到人间人似玉,灯烧月下月如银。

满街珠翠游村女,沸地笙歌赛社神。

不展芳尊开口笑,如何消得此良辰。

——明·唐寅《元宵》

又到一年元宵佳节

商城福利来啦~

全场55折起

满元,赠送超值好礼

月已圆,人似玉

有祝福,有雅意

观复陪您一起~

▼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所谓一场烟雨一场霜风,您的“平生不平事”,或许将尽散于此一杯中!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