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历代名人与佛教的故事十三 [复制链接]

1#

知府撰传灯录——王隋

王隋,北宋时河阳人,字子正,家虽贫寒,刻苦用功,终登进士榜。其后历任州之郡守,宋真宗时,以给事中之职兼任杭州知府。明道中()出为参知*事,入主宰辅,执掌朝*。

王隋宿世奉佛,自幼参究禅理,为*之时,多遵崇教理,践行*务。在任地方官之时,正值岁饥,开府库,赈济灾民,使流落异乡者复归乡里,安居乐业,黎民称道,每离任万民顶香送行。穷邦多愚,为移风易俗,大兴学校,改孔庙为州学,派师授业,奖掖杰出,州人欢喜雀跃。其为*,外严内宽,*出多实施,万民得利,而一些奸滑之徒趁机得便,王隋也不计较,感化无数。每到一地都谒寺庙拜高僧,任杭州知府时,前往兴教寺,拜谒小寿禅师,每次晤谈契合佛理,豁然开悟,得师印可。当此之时,长水子叡禅师注疏《佛顶首楞严经》刚甫毕,王隋又为之作序。之后,王隋又撰写传灯录,书名为《玉英传》刊刻行世。王隋之为*事佛,均皆以唐朝宰相裴休为榜样,欲求佛道,不离红尘。一生奉佛,预知时至,临终之时,作偈而逝,世多称羡,倾心佛道之官员由是而增。

铁面御史闻雷开悟——赵抃

北宋时有两个清官:一是黑面包拯,另一个是铁面赵抃。赵抃(-),字阅道,号知非子,祖籍衢州(今浙江衢州)。景祐年间,进士及第后任殿中侍御史,弹劾不避权贵,人称“铁面御史”。后任睦州(今浙江建德)、虔州(今江西赣州)、成都知府。神宗即位升参知*事。

赵抃,为官刚直不阿,清正廉洁,人称“铁面御史”和“琴鹤先生”,流誉至今。所谓“琴鹤先生”,即是,每次移任之时,只一琴一鹤相随,别无长物。在任上,每办一事都要做到问心无愧。他有一个习惯,日里所处之事,到了晚上还要焚香诉告上苍,以明心迹。虽人称“铁面御史”,官至参*,但他孜孜不倦参求佛道,究心宗乘,曾参禅宗*龙派开山祖师慧南。每次问道,慧南不等开口,即以“生缘、佛手、驴脚”三转语垂问学人,世称*龙“三关”。对禅学无悟者或初学者,均是不知所云,无法作答。自然“铁面御史”,用世俗思维惯了,难于转换念头,当然答不出来,受到慧南师的多次斥责。为参究心要,赵抃并不气馁,日复一日的研究,终于一天,闻惊雷之声而开悟,慧南印可。

赵抃不仅自修,而且劝人修学,他曾致书宰相富弼,称说:“执事富贵已极,道德甚盛,所未甚留意者,如来一大事因缘而已,愿益勉之。”自此富弼也潜心修习,亦有成就。赵抃严持净戒,摒去声色,常年吃素。既致仕,移住寺庙,构筑斗室,禅诵精进。每日饭食,即派一僧人,与之对食,这个习惯一直坚持到临终。元丰七年(),预知时至,先辞别亲友,告慰家人,致书慧南禅师,言道:“非师平日警诲,至此必不得力矣!”书毕而逝。

太守檄文寻高僧 名刹再度得振兴——王韶

庐山东林寺是净宗初祖慧远大师创建,创建之初得力于南昌太守桓伊的匡扶,始才成为宇内名刹。而慧远大师曾预言:“吾灭七百年后,有肉身大士革吾道场”。延续到宋神宗元丰三年(),朝廷下诏,将庐山东林寺改为禅林,名曰《太平兴国禅寺》。当时太守名王韶,便去请他的师父*龙派祖心禅师主持,祖心禅师却推荐他的师弟常总。消息一传出,常总连夜逃走,在很远的地方躲藏起来。

王韶(-),北宋将领,字子纯,德安人。进士及第,初任时官阶很低。熙宁元年()他上书“平戎策”,取悦龙颜,放任边防长官,宁*抚绥,羌众十二人口归顺朝廷。同时又领兵大破西夏,功封特进枢密院副使。未几因故罢职改任洪州太守。他一向奉信佛法,行*用兵,皆以佛旨用事,深受*民拥戴。到洪州后,皇帝下诏将东林寺改名。王韶想借东林寺改名之机,大力弘扬佛法,意欲寻找德高望重之僧住持。他心仪的师父是他归依师祖心,祖心却荐常总,心想师父推荐常总总有道理,于是诚心迎请,不料逃匿。他便发出布告,四处找寻,获悉在新淦殊山的一个穷谷中,便亲自礼迎,常总不得已而“走马上任”。

常总是*龙派慧南禅师重要传人之一,又是大学士苏东坡的师父。常总一到东林,名声远播,轰动当时,于是众僧传说:“慧远之谶语,今日应之”,自是东林寺再度振兴。东林寺之振兴,全赖太守王韶。

进士潜修肉身不腐——赵棠

北宋仁宗时,曹州人赵棠,姿质聪慧,虽在少年,却能赋诗咏对,乡贤们个个称赞,赵氏门中出了一个攀龙折桂的人物。然而赵棠,淡泊功名,一心向道,自小喜到寺院,与方外人攀谈。后在父母的催逼之下,勉强进京应试,进士及第后,却放任岭南广东。在广东任上,*务之外,留心佛门大德,后与志言禅师非常友善。志言禅师是当时很有名的异僧,行为乖舛,真像济颠和尚。

志言禅师,寿春许氏子,于东京景德寺出家,读《云门录》契悟。自是之后常常是独自发笑,口里喃喃不停,有人说他是在诵《法华经》。行为不羁,出入酒肆,醒荤不忌,大家都以为他是疯癫和尚。有时他还卜吉凶,书于纸上,笔力雄浑,走笔如飞。每次把吉凶之事写出来,人们都不相信,后来一一验证,于是人们把他当成活菩萨供养。

赵棠对志言禅师非常尊敬,他从不以为狂,或与之聚首谈论,或写诗偈倡和,时人笑他们是“一癫一痴”。后来赵棠索性弃官,在广州择地隐居,潜心修禅。晚年忽然异行显化,行迹诡异,虽万里之隔,数日即可到达,世人景仰,从其修学者络绎不绝。后来预知时至,奄然坐化,是时正值盛夏,然其遗体暴露不腐。此事传到朝廷,宋仁宗闻知,敕令有司,将遗体移入寺内,予以供养,并赐号为“显化禅师”。忽一日僧人上香礼拜,见额上荧然放光,走进一看,乃是舍利,于是收藏供人观瞻。

丞相回头奉佛——张商英

北宋丞相张商英(-),四川新津人,字天觉,号无尽居士。张商英,身材俊伟,豪气自负。原本一介书生,素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大志。十九岁上京应试,金榜题名,挂花游市,出知南川县,为章惇延为上宾,荐于王安石,升为监察御史,拥护新*。

开始,他很看不起佛教。一日,偶游僧舍,见藏经之装潢严丽,便不以为然地说:“我孔圣人之书,尚且一般,难道还不及胡人吗?”回家后独自沉思于书房,吟哦至夜深。夫人向氏问他何故?他说:“正想写无佛论。”夫人说:“既是无佛,何论之有?不如从有佛论开始吧!”

商英觉得有理,停止书写,但仍是犹豫不决。后在一个同僚家,偶然读《维摩诘经》,不觉惊叹道:“想不到胡人也能写出这样的好书来”,又借回家读。夫人见而问道:“可熟读此经,然后写无佛论也。”不料,自此便深入佛门中去了。

元祐丁卯春,张商英为开封府推官,梦游五台山金刚窟。后任河东提点刑狱,去五台县缉盗,抵金刚窟,所见与梦无二,又遇金桥圆光,乃塑文殊像,撰发愿文。元祐六年,转为江西漕运使,到庐山参拜常总禅师,佛学上得常总印可。于是张公到分宁时,请五大长老去云岩升座说法。

从悦禅师最后登台,张见人材矮小,貌不出众,不以为意。洎至从悦将拄杖一横,说道:“横拈竖放,直立斜抛,换步移身,藏头露角。既是学士面前各纳败阙,未免吃我手中一棒……”当时语惊四座,又因幽默,博得众人喝彩。张也开怀大笑,事后特别到江西兜率院参拜从悦,遂成为从悦禅师的人室弟子。

崇宁中,因恶蔡京,谪贬峡州,遇大觉居士范洪,谈及兜率院从悦禅师真净文之事,范洪对曰:“真净老师真药现前,何不能辨。”遂于言下顿见真常。大观四年,蔡京罢相,张商英入朝任中书侍郎。掌权之时,尽除苛*,抚恤民力,并劝徽宗,节奢华,息土木,抑佞倖,帝甚内荏。后为奸佞中伤,贬知河南府,旋又改知衡州,宣和四年()十一月,预知时至,沐浴更衣,作偈而逝。撰《护法论》行世。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