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致知广州西关地区的符号记忆要素 [复制链接]

1#
盖百霖在哪些药店出售 http://pf.39.net/bdfyy/bdfyc/170224/5231263.html

前言:

前两期对记忆系统和城市记忆要素进行系统阐述之后,厘清了心理学范畴下的记忆方式,对外界的信息作出反应并产生心理图景;还有社会学范畴下的基于情感认同和集体文化两方面的集体记忆。并在集体记忆的基础上对城市记忆概念进行分析和解读,并通过主体、客体和载体三个方面解读城市的记忆和构成和运行模式。并对城市记忆的符号记忆、场景记忆和实践记忆这三个要素进行拆分,具体分析,为下文的设计策略和手法提供理论指导。本期在前期基础上,对广州西关西关地区的城市记忆要素进行罗列,为后面对西关地区的历史环境保护更新提供设计依据和策略,同时本文研究的城市记忆是基于东方思维下的城市记忆。

本期先分析广州西关地区的符号记忆要素。

前期回顾:

致知

历史环境保护更新中构建城市记忆原则和策略

致知

城与人、共鸣与延续——城市记忆研究

西关到底指什么区域?

一说起老广州,我们印象中总会体会提到西关。似乎是广州老城的代表,广州城之西,位置西关。在广州尚有城墙之时,以东关、西关、南关和北门以区别城外的方位。

此地相传赵佗宫殿建成之后,便已存在。后又有汉初陆贾等驻足于此,尤其在唐代之后成为“丝绸之路”的起止点,逐渐繁荣于城内。其区域范围会依据发展情况而变动。在历史上,西关在经济文化商业等方面都十分活跃。在清朝最盛期时,有上下西关的称谓,上西关的范围大致从第一津到太平门一带,光复中路以西到今天*沙华贵路一带是下西关。当时十三行的洋行和普通的行庄都集中在下西关,包括名满中外的买办潘、卢、伍、叶四大行商都住在西关。

清末民初,荔湾区分三部分:西关、荔枝湾、西村。这三处在年民国十年以前属南海县管辖。直到上世纪20年代民国*府公布《广州市暂行条例》规定广州市的西关地区的具体范围是指今人民路以西,六二三路以北,荔湾湖以东的区域。这是官方第一个对西关区域进行定义。而在文中所讨论的西关范围是:广州市荔湾区*府在对西关的范围作了明确划分:北至中山路(含陈家祠),东至人民路,西南至珠江围合成公顷的区域。

西关的范围

图片来源:作者自制

西关的符号记忆要素

符号记忆是记忆主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背景对城市中各种符号意向进行记忆编码,构成集体记忆的一部分。符号记忆涵盖了物质符号记忆和非物资符号记忆两个部分,本节为了叙述方便把二者分开讨论,但是在城市记忆中,这两种符号记忆要素并不会完全割裂单独存在,而是相互依存相互作用,比如我们可以通过非物质符号记忆中的地名了解物质符号记忆中的标志物。

物质符号记忆要素

区域

在今广州城市快速发展中,或许只有西关地区才能看到广州千年的历史脉络,历史的因缘际会在此构成独特的景观,代表岭南遗韵的荔枝湾,百年商埠的十三行,熙熙攘攘的骑楼街,至尚欧风的沙面岛,近代风情的沿江路,这些区域构成了西关地区的独特风貌,也是广州的城市记忆,像一卷长卷缓缓叙述广州千年的城市发展历史。

(一)荔枝湾

荔枝湾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一直是有名的消暑游乐之地。今天的荔湾区得名于荔枝湾。荔枝湾有新旧之分。旧者位于荔湾路驷马涌彩虹桥附近,是荔枝湾故址。新荔枝湾指位于龙津路到多宝路一带,即泮塘周围的(上、下)西关涌,从清末起被称为新荔枝湾。如今的“荔枝湾”,多指后者。

清末荔枝湾范围及照片

图片来源:《广州旧影》P65

“陆贾初至南越,筑成于番禺西浒以侍佗,名曰陆贾城,其遗址在西郊十里……有荔枝湾、花坞、藕溏之饶,盖陆贾之所经营也。”

——明·屈大均《广州新语》

荔枝湾最早可追溯至公元年赵佗在广州自立为南越王,汉朝统一中原后,派使者陆贾来广州劝降,其时曾在广州西郊筑土城为驻地。从明末屈大均写的《广州新语》中可知,早在公元年就有了荔枝湾。

在唐朝末期公元年,南汉*权末代国主刘鋹在荔枝湾经营“昌华苑”,每当荔枝成熟时便开“红云宴”,其范围西及荔枝湾,北至流花桥,荔枝湾故址亦在宫苑的范围内。

“荔枝湾在城西七里,古图经云广袤三十余里,南汉创昌华苑于其上,今皆居民。”

——清嘉庆年间·仇池石《羊城古钞》

至宋以后,荔枝湾不再是帝王宫禁之地,昌华苑逐渐变成菜畦藕溏。然而“一湾溪水绿,两岸荔枝红”的风光,在明代仍属于羊城八景之一的“荔湾渔唱”。西园地区(包括泮塘和荔枝湾)一直是广州的风景区,清初张心泰《粤游小志》就有描述荔枝湾的景色:“松桧之外杂植荔枝。….夏日,泊画船绿荫下,枝叶萌覆,缈不知人间有歊蒸汽,故宫三十六,虽蔓草荒烟,而夕阳明灭中,犹想当日红云宴。”

清末,广州行商中的世界首富潘仕成所经营的海山仙馆地点就是在荔枝湾的西边,其范围基本在广医院和对岸一片地,至蓬莱路一段。年,从夏銮曾为潘仕成画的《海山仙馆》图卷可一窥盛景。此外,海山仙馆也有为人传颂的嵌字门联:“海上神山,仙人旧馆。”这八个字中嵌入“海山仙馆”四个字,也是园子名字由来。

这座海山仙馆中由亭台楼榭和曲桥荷荔组成一幅园林盛景。在潘仕成被抄家后,海山仙馆被分为“彭园”和“荔香园”,第一次国共合作时,孙中山、廖仲恺、陈独秀等人都先后到过荔香园做客啖荔。

建国以后,年荔湾区动员全区人民在荔枝湾涌畔和泮塘一带开挖了三个人工湖,建成了荔湾湖公园,公园中既包含了原荔枝湾,也有千年古庙——仁威庙,还有在“古之花坞”上建造的园林酒家——泮溪酒家。

荔枝湾历史变迁

图片来源:作者自制

两千多年来荔枝湾的发展变迁,构成广州的城市记忆的一部分,从南越时期到建国以来,荔枝湾承载广州人的集体记忆和情感认同。它所蕴含的意义早已超过一个符号记忆要素所带承载的内容,同时也谱写着广州历史文化的进程和故事。

(二)十三行

“十字门开向两洋,洋船争出事官商。五丝八丝广缎好,银钱堆满十三行。”

——屈大均《广州新语》广州竹枝词

学者一般认为《广东新语》成书于康熙二十六年(年)前后,“十三行”作为地名应该在当时就被广为认知,其位置在今天文化公园和十三行路一带。在西欧大航海背景下,清*府决定开海贸易,广州的十三行因此成为了海上贸易发展史的代名词。当时西欧的大航海时代兴起后,中国的生丝通过马尼拉大帆船在菲律宾与美洲生产的白银发生贸易,中国开始纳入西欧人主导的全球贸易市场。康熙设立海关的做法,使传统的朝贡贸易向近代贸易发生很大的转变,促进了沿海贸易的发展。特别是在一口通商之后,更加强了粤海关的地位,使十三行成为号称金山银山的“天子南库”。

当时的买办商人为了保持竞争优势,成立了“十三行”公行制度,对外实现贸易垄断,先后出现一批富可敌国的行商。在鸦片战争之后,清*府被迫开发更多的口岸与西方贸易,十三行的垄断地位被逐渐打破,逐渐失去优势地位。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年),广州*民愤恨英法联*炮击广州并焚烧民居的行为,“出城烧十三洋行,毁灭英美法商馆”,十三行商馆一带成为焦土,往日的繁华一蹶不振。

十三行十三行大火十三行今昔对比

十三行历史图像图片来源:《珠江风貌.澳门、广州及香港》P

随着外国商人在华的权力逐渐变大而在不断变化,十三行建筑形式建筑风格从传统的中式慢慢受到西方建筑形式影响,直至后来出现西方殖民地式样的外廊建筑,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业对城市风貌的影响。今天的“十三行路”是民国时开辟的,保留下“十三行”的名称,供后人纪念这段历史。建国后,这里建立起华南土特产交流会,后又改成文化公园,今聚集了多家大型的服装批发市场和电子商品批发市场。时隔年后,今天的十三行又是摩肩接踵,商业繁华,只是短短的老街没有留下当年的痕迹,只有以前的街道名:故衣街、打石街、杉木栏街、装帽街,可以想象当时这里万国衣裳,货如轮转的情形。

(三)沙面

沙面原来是珠江冲击而成的沙洲,位于珠江白鹅潭畔。古名为拾翠洲,曾是广州海上交通的门户,唐代在这里修建有“津亭”,明代又修建码头“华节亭”,是华洋商船的重要码头。清代中叶,西固炮台建于此,是广州三道海防线中的最后一道。同时又是当时达官贵人、文人骚客寻欢作乐之地。沈复在《浮生六记》中描绘了沙面的莺歌燕语,妓船鳞集,陈设豪华,庖厨精美。但是在广州人的记忆中,沙面岛最深刻的影响是年被英、法作为租界的存在。

鸦片战争期间,十三行被严重破坏,英法两个借口“恢复商馆洋行”,向清*府强租沙面。但是出于对安全的考虑,英法两国将沙面与陆地相连的水道挖深加阔,成为一条把沙面和沙基分开的河道,沙面岛由此成型,由于其处于与城市隔离开来的独特的位置和自身为租界的独特性质,沙面的规划建设完全独立中国传统的城市规划,并采用西方的模式进行。在近代西方城市规划理论的指导下规划建设,通过道路组成骨架,中央的沙面大街为主要干道、沿江环道和南北纵道为支路,搭建起一个方形小型社区骨架,这是是岭南地区第一个具有近代意义的城市规划。沙面建成后,大量银行和商行入驻。

据记载,沙面大街两旁有18栋建筑曾先后属于不同的银行,怡和洋行,渣甸洋行等更是把总代理设在了沙面,十三行在广州外贸业务被沙面全面替代,沙面成了一个新兴的金融贸易区。

沙面历史照片

图片来源: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