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都县宽田乡名胜古迹
一、古建筑
1、塔、寨、围墙、门楼
石唅塔座落于石唅村,距乡*府驻地6公里。明太祖洪武十八年(年)谢姓集资兴建,平面呈圆形,塔身三层一顶高6米,底层直径8米,周长13.70米,用石头垒砌而成。底层圆形拱门正面朝谢姓宗祠,二、三层各有四个孔,孔高0.80米,宽0.50米。塔身除小部分损坏外,基本完整。
马寨座落于李屋村马寨组。清咸丰年间(~年)建寨,墙厚0.80米,占地约百余平方米,三面居高临下,陡峭险峻。山上有“仙人造字”、“金箱岩”等遗迹。寨右下数百米处居住农户,系马寨村小组。
摇篮寨座落于新田村新田坊南面。清咸丰年间建寨,分主寨、次寨,主寨叫摇篮寨,次叫寨刁子寨,现均尚存建寨遗址。今寨面圩,古时称寨下面圩,由此而定。
松坪围位于李屋村松坪组门口田塅中。清咸丰年间兴建石墙围子,呈环形,占地面积约平方米,围墙高7米、厚0.70米,墙壁上设有暸望洞和弹药发射洞,围内曾建有暸望台。民国期间,曾驻扎地方武装靖卫团。今尚存部分残墙断垣,曾有户人在此建房居住。
花门楼位于桐树村老屋组。建于清代中期,高5米,青砖麻条石结构,刻有狮子花鸟。有一对联,横曰“北极拱照”,竖日“仰首纵观日月河山心地宽”、“俯身勤绘琴棋书画田园乐”。90年代初修建。
、古墓
杨筠松墓座落于杨公村,距乡*府驻地13公里。杨筠松,字叔茂,号救贫,窦州(今广东省信宜县)人。生于唐宪宗元和九年(年),卒于唐僖宗中和五年(年),为唐僖宗年间国师,官至金紫光禄大夫,专掌灵台地理事。*巢农民起义*攻破长安后,筠松弃官为民,隐名匿姓,以行地理术周游海内及赣南诸县,被尊为堪與家的祖师爷。相传因误中他人*酒而死,安葬于紧靠梅江河边的药口(跃口)村。随着岁月流逝,洪水涨落,沙石淤积,杨筠松之墓也随之消失。
明万历七年(年),太守叶梦熊等人为纪念唐国师杨筠松竖红麻石碑于今车溪乡河边村河边沙滩上。清嘉庆十八年(年)四月,段道轩和吴肇龙为纪念仙师金紫光禄大夫杨筠松竖青石碑于今车溪乡*沙村雷公坑组梅江边一小山上。两碑已均由于都县博物馆收藏。
3、祠堂
朱氏宗祠名“椎林堂”,位于石唅村猪婆垅,建于清代,座东向西。
刘氏宗祠位于山下村山下组,建于明代,座东向西。是中共瑞西县委旧址。
刘氏宗祠名“位盛堂",位于山下村山下水库边,建于明代,厅3井,原有木柱,门前竖青石4柱,柱分别刻有“例授国子监太学生刘”、“皇清光绪丙午年子月”。年重修,座东向西。
刘氏宗祠名“重庆堂”,位于上堡村三粮尾,建于明末,座北向南。
刘氏宗祠匾曰“学佐公祠”,位于龙泉村油寮下,建于民国二十九年(年),座东北向西南。
杨氏宗祠位于龙泉村读功,建于清初,座东南向西北。
李氏宗祠匾曰“度秀公祠”,名“馀庆堂”,位于新田村新田坊,建于清初,年重修,座东向西。
李氏宗祠名“荣庆堂”,位于桐树村上屋,建于清初,座南向北。
肖氏宗祠匾曰“命世公祠”,位于石马村罗心前老屋下,建于明嘉靖年间(15—年),座西北向东南。
肖氏宗祠匾曰“朝辕公祠”,位于石马村牛碑潭,建于明嘉靖年间(15~年),年重修,座北向南。
肖氏宗祠位于宽田村大塘湾,建于清初,座东北向西南。
肖氏宗祠名“礼秀堂”,位于马头村棋子前,建于清初,门前于清乾隆二十三年(年)竖青石4柱,有柱断缺,分别刻于“江西等处承宣布*司使布*司加六级纪十次汤”,“国学贡元肖”,“乾隆二十三年戊宣岁孟春月”。祠堂左側设一茶水厅,厅壁横书“桂阁风清”4字,两边竖书“三管生香焕蓉花”、“六经比液醇如醴”,横书4字上刻有壁画。
肖氏宗祠位于山下村姑婆塘,建于清代,座北向南。
肖氏宗祠匾曰“廷褒公祠”,名“爱敬堂”,位于杨公村河头,建于清中,座北向南。
肖氏宗祠位于桂龙村龙背,建造时间失考,座北向南。
何氏宗祠位于上堡村野猪巢,建于清中,民国三十六年(年)重修,座北向南。
郭东泉公祠位于宽田村井头,清雍正七年(年)建,3厅井,年重修,座南向北。
郭氏宗祠位于山下村枧坑,建于清代,座西南向东北。
曾氏宗祠匾曰“士伟宗祠”,位于李屋村长陂,建于民国初,座东南向西北。
曾氏东山方宗祠俗称“东山祠”,位于李屋村*岭,建于民国初,苏区初期被国民*地方部队焚毁,民国后期重修,座西向东。
曾氏南山方宗祠俗称“南山祠”,位于李屋村长陂,建于清末民国初年,苏区初期被国民*地方部队焚毁,年重修,3厅井,座南向北。
曾氏华亭公祠俗称“华亭祠”,位于李屋村松坪,建于民国初,苏区初期被国民*地方部队焚毁,年重修,座西南向东北。
蓝氏宗祠名“务本堂”,位于上堡村大屋,建于清末,座西北向东南。
熊氏宗祠位于宽田村林子下,建于清初,座东向西。
管氏宗祠位于杨公村杨公组圩门口,建于明末清初,3厅井,座东向西。
管氏宗祠位于杨公村和平组屋背岭下梅江旁边。相传此祠堂由唐代杨筠松(救贫)择日定位,初建土木结构祠堂,被洪水冲塌,屡建屡毁。今祠堂于清康熙丙戌年(年)重建,砖石结构,4栋3井,内设戏台,祠内左专为纪念杨筠松而设“尚义祠”,且竖杨公神牌“敕封金紫光禄大夫杨公筠松先师神位”,现塑杨筠松身像。大门两柱竖书一对联:“千古旧山河访先朝断碣残碑是为杨公遗迹”、“一番新气象登此地层楼杰阁依然仲文故厦"。「门前有“狮子苑”,蹲着一对大石狮,左雄右雌。
管氏宗祠匾曰“东海公祠”,位于寨面村老管屋,建于清初,座东南向西北。
管氏宗祠匾曰“仪也公祠”,位于寨面村寨面圩,建于清代,苏区初期遭国民*地方部队焚毁,民国重建,座东南向西北。
管氏宗祠匾曰“作霖公祠”,位于石马村老屋场,建于清代,座北向南。
管氏宗祠匾曰“清宇公祠”,位于寨面村寨面圩,建于民国三十七年(年),座东南向西北。联曰“清明在室忠厚传家子孙相承绵世泽”、“字宙入观山灵钟秀贤能继起拓鸿图”。
4、茶亭
裕后亭位于上堡村落底窝,刘德松建,建于清初。清同治版《雩都县志》载。
马塘坑茶亭位于李屋村马塘坑,建于清代。
风雨亭位于龙泉村观音坳,建于清代。
风雨亭位于杨公村渡船门口对面河背排,建于清代。
大婆岽茶亭位于新田村大布坑组大婆岽,建于清代,几经重建,今亭建于50年代。
延寿亭位于寨面村汾水坳,清监生管传彬奉母命建,捐田四十余亩,为施茶之资。年重修。
水口老茶亭位于石唅村迎牛窝,俗称石唅水口,建造时间失考,年重修。
水口新茶亭位于石唅村木梓窝,俗称石唅水口新茶亭,建造时间失考,70年代重修。
迳脑亭位于石唅村迳脑,建于民国,年重修。
万福风雨亭位于石马村坑田老虎尾,建造时间失考,年重建。
附:新建茶亭
下屋坳亭位于角坑村下屋坳,年兴建。
风雨亭位于石马村牛碑潭小牛形,年兴建。
风雨亭位于上堡村娆香迳,70年代兴建。
大佛岭亭位于李屋村白石坑,年兴建。
老浒坑亭位于山下村老浒坑,年兴建。
陵邻亭位于角坑村下寮大杉树下,年兴建。
石角下亭位于杨公村河头石角下,年兴建。
生彩亭位于杨公村蚕树下ロ上,年兴建。
风雨亭位于石唅村巷背垅,年兴建。
避兩亭位于马头村马头岽,年兴建。
徳福亭位于石马村牛碑潭大牛形,年兴建。
革命纪念亭位于石马村牛碑潭大坪脑,年兴建。
5、庵堂庙宇
天园庙位于上堡村北偏东处天园山顶,俗称寒婆嶂山顶,建于唐初,清康熙丁亥年(年)重修,“文化大革命”中年拆除,年重建。现有僧尼人。简易公路由高龙乡嶂下村盘山而上至庙旁。
金刚寺位于上堡村北偏东处天园山之金刚岽山腰。相传建于唐代,唐代高僧天祖师、道根和尚曾在此驻锡游化度众。民国三十八年(年)重建土木结构寺,年春倒塌,同年,广东省梅州市千佛塔寺上明下慧法师之大弟子释耀福(上堡村人)回来主持建造工程,筹资百多万元,于年农历十ー月ニ十ー日举行隆重的金刚寺竣工暨圣相开光盛典。今金刚寺均属砖(石)混结构,规模宏大,大雄宝殿庄严雄伟,雕梁画柱,两侧楼房相衬。四周峰峦叠翠,风景优美,云雾飘缈,令人心旷神怡。用电照明、通讯、天然自来水和膳宿等生活设施齐全,公路直达寺院停车场。
灵通阁位于石马村牛碑潭,建于明中,称“真君庙”,几经修建,民国四年(年)修,年重修,有僧尼。
金阳山寺位于石马村洋陂金阳山,建于明末,称“观音庙”,年毁,年重建,有僧尼。
仙梦寺位于石马村胜利大牛形,建于明末,“文化大革命”中毁,年重建,有僧尼。
真君庙位于李屋村宽田水口,建于明末清初,70年代末改为养路队用房,年重建,有僧尼。
龙溪寺位于龙泉村龙泉水口,建于清乾隆年间初,称“万寿宫”,清道光五年(年)重修,年改今名,有僧尼。
龙华阁位于桐树村坳背,建于民国元年(年),称“龙王庙”、“龙华寺”,年扩建改今名。
西华山寺位于角坑村西华山山腰上部,建于民国初,“文化大革命”中毁,年重建,宫殿雄伟,公路直达寺院,有僧尼。
方神庙位于马头村寺背,建于清代,“文化大革命”中毁,年重建,有僧尼。
观音庙位于山下村塘坑密石,建造时间失考,民国三十三年(年)重修,有僧尼。
上珠坊神庙位于山下村庙前组,建于明末清初。
佛祖庙位于上堡村佛祖坳,建于清初。
二、岩洞
境内上堡、龙泉等村怪石林立,岩洞众多,洞穴均为石灰石结构,大的可容万人,小的可容数人,夏凉冬暖,交通便利,是可开发的旅游胜地。
庙背岩洞位于上堡村村部狮子石头部,洞口较宽大,先下陂,后穿过狭窄石巷,有一个宽敝的大洞,洞高约4米、宽18米、长0米,可容纳数百人,洞中上有天窗,下有水井,北高南低,北进南出,长有数百米。苏区期间在此开过群众大会。此洞与篾丝洞串通。
篾丝岩洞位于上堡村狮子石近头部,洞口垂直数十米与庙背岩洞相连。苏区时期,中共瑞西县委书记马德明宁死不屈,纵身跳下篾丝岩洞壮烈牺牲。
大圆洞位于上堡村狮子石头部左,洞长约米,洞底可容百余人。
三十六间位于上堡村狮子石中间,洞中沿路有大小不等的36间房屋之洞,竖于两壁,小的能容数人,大的可容数十人。
狮子岩洞位于上堡村狮子石头部,洞之长度,无人探明。相传古时曾有人沿洞探之长度,约行之寒信峡时,闻梅江水势汹涌澎湃,水声如雷贯耳,只好止步返回。
出水岩位于上堡村狮子石尾部。龙泉村桥岭下高石山也有“出水岩”,俗称“串风岩”,洞长数百米,可涉水进出。两地出水岩岩如小溪,泉水潺潺,清凉可口,沁人心脾,从不枯竭。
钎铝岩洞位于龙泉村吊伞把石山,洞长余米,洞中宽狭处单人侧身而过,宽处可双人并肩而行,洞底可容纳数十人,距村公路1里。
狮子洞位于龙泉村横圳组将*石脚下,洞口宽阔,洞长百米,洞底高6米,宽长各0米,可容纳数百人,距村公路1里,距县乡公路公里(下洞)。
猪婆岩洞位于龙泉村横圳组将*石脚下,洞长数十米,洞底可容纳数十人且潮湿。
牛岩洞位于龙泉村横圳组将*石脚下,洞长数十米,洞底有一池塘,深不见底,池水清凉可口,池中小鱼透明,一遇阳光即亡。池旁有一空坪,可容纳百余人。
闭面岩洞位于龙泉村横圳组新屋石,洞长30余米,洞底可容纳数十人。
三、革命旧址
文田厅堂红*宣传标语位于寨面村文田组,距乡*府驻地11公里。苏区时期,文田厅堂是赤(寨)面区、文田乡苏维埃*府驻地。年,中国工农红*薄一波率领的一个团曾驻扎此地,团部设在文田厅堂后厅,红*战士书写许多宣传标语。文田厅堂今仍保留的红*宣传标语有:堂厅前面有“组织反帝大同盟”、“扩大红*和赤卫队”,落款是“红*”;后面有“加紧査田运动,肃清豪绅地主富农残余,彻底解决土地问题”、“武装保护苏联”;后面有“反对帝国主义……扩大一百万铁的红*”。
中共瑞西县执行委员会旧址位于山下村山下组刘氏祠堂,距乡*府驻地1公里。房屋座东朝西,左面是水库,砖木结构,十字厅,上下栋各设4间,有正栋间和厢房,总面积81.7平方米。年10月,在潭江召开全县*员活动分子大会,成立中共瑞西县执行委员会,办公地点设在山下刘氏祠堂。
中共中央分局旧址位于龙泉村读功组。年10月下旬,中共中央分局在此办公,1月底迁*龙(今*麟)井塘村蛇头嵊。
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府办事处旧址位于石含村渡桥尾,年10月下旬,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府办事处在此办公,1月底迁*龙(今*麟)井塘村蛇头嵊。
国家保卫局位于石唅村猪婆垅,年10月下旬,国家保卫局在此办公,1月底迁*龙(今*麟)。
中央兵エ厂旧址位于上堡村狮子岩,年10月,中央兵工厂迁驻此地,11月机械设备隐藏于上堡,人员随*转移。
中央印刷厂旧址位于桐树村新屋脑,年10月,中央印刷厂在此生产,年初人员随*转移。
红*学校位于上堡村竹芫下,年10月,红*学校迁至此地,1月随*转移。
四、上堡革命烈士纪念碑
为纪念上堡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英勇献身的中共瑞西县委书记马德明和其他革命先烈,县人民*府于0年1月拨出专款在上堡村建立一座庄重肃穆纪念碑。
纪念碑座落于上堡村委会驻地右侧与上堡小学相邻的路旁,用兴国红条石彻成,由两块主碑、三块副碑和两对棱形石柱组成。主碑分别书写“革命烈士纪念碑”、“马德明烈士永垂不朽”。副碑刻有上堡村位烈士英名和于都县人民*府撰写的碑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瑞西县上堡乡的人民踊跃参*参战,做出了很大的贡献。红*北上抗日以后,国民*反动派对上堡人民进行了血腥镇压,曾任当时瑞西县委书记的马德明等许多革命同志惨遭杀害。为了纪念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学习革命前辈一心为革命,完全彻底为人民的高尚品德,发扬革命传统,争取更大光荣,谨立此碑,永誌怀念。”左右两侧石柱上书写“浩气壮山河”、“丹心照日月”、“为革命酒热血江山红遍”、“瞻先烈继传统世代昌隆”。年4月1日,此碑被县委、县人民*府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选自《宽田乡志》00年版;供稿:于都县志办)
于都县原名雩都县,因北有雩山,取名雩都,7年6月1日起改名为于都县,位于江西南部,贡水中游。西汉高祖六年(公元前01年)置县,是江西最早建县的十八个县和赣南最早建县的三个县之一,素有“六县之母”,“三省往来之冲、东南之一要区”之称,古时于都曾为赣南的*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和*事要地,郡治曾设于此近50年之久。土地革命时期,全县又先后分设过于都、胜利、登贤、瑞西、兴胜和于西等县,中共赣南省委和省苏维埃*府驻于都县城,是著名的中央红*长征集结出发地。
于都概况
锦绣龙溪
于都救火英雄丁振*千古名篇出于都
于都县“雩阳十景”之一“龙门夜雨”
周敦颐与于都罗田岩
水府庙的故事
于都县古代的石刻和碑刻
于都古代文苑俊才——易学实
于都“伍保公”的传说
洗却沉冤是英雄—一记红二十*代理*长肖大鹏陈毅在于都突围的故事毛主席来到于都梓山潭头圩于都小溪的玲珑寨与金龙寺于都县的古代名人
◆来源:(供稿:于都县志办)转载文章请联系作者
◆备注:本文配图与文章内容无关,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报料、投稿、合作!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