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十三个吸引你驰骋蒙古草原的农业智慧 [复制链接]

1#

内蒙古农业文化遗产

这里是歌的海洋、酒的故乡,这里有洁白的蒙古包、数不胜数的newyoung(牛羊)……这就是人间的仙境、我国的一方净土---内蒙古。也许“靠奶茶续命”的您会因一杯正宗的奶茶爱上这里,也许“无肉不欢”的您会因一份鲜嫩肥美的牛羊肉迷恋这里,也许想要“归隐草原”的您会因为一幅骏马勾勒出的草原风景图沉迷于此,既然如此那么内蒙古的怎能不了解一下呢?看下面,为您开启这方净土!

NO.1

蒙古敖汉旱作农业系统

年至年在兴隆沟发掘的碳化粟和黍粒距今已有年的历史,专家们由此推断,西辽河上游地区是这两种谷物的起源和中国古代北方旱作农业的起源地,从而证明敖汉旗是横跨欧亚大陆旱作农业的发源地。此外,在敖汉旗境内发掘出的“小河西文化(距今年以远)”、“兴隆洼文化(距今约-年)”、“赵宝沟文化(距今约-年)”、红山文化(距今约-年)、“小河沿文化(距今约-年)”遗址地,都发现了与旱作农业相关的生产工具,有锄形器、铲形器、刀、磨盘、磨棒、斧形器等,见证了敖汉旗的农业起源和农业发展历程。年8月18日,联合国粮农组织批准敖汉旗旱作农业系统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暨“世界旱作农业发源地”,成为我国6个、全球18个农业文化遗产之一。年成为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敖汉旗隶属赤峰市,是中国古代农耕文明与草原文明的交汇处。敖汉旗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作为典型的旱作农业区,形成以农为主、农牧林结合的产业结构,杂粮生产是其优势产业、其中,谷子是敖汉旗第一大杂粮作物,种植面积约有50万亩。而且谷子的种类繁多,俗称粟有五彩,白,黑,红,*,橙各种颜色,年5月,“敖汉小米”获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产地范围包括敖汉旗全域。*河阵,是封神榜中三霄娘娘的经典阵法!当地每年春节都有跑*河的年俗。敖汉旗历史悠久,史前文化厚重,衍生出的撒龙灯、蒙古祭星、跑*河等民俗活动,并世代相传。

NO.2

元上都遗址

元上都遗址是中国元代都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正蓝旗草原,曾是世界历史上最大帝国元王朝的首都,始建于公元年;它是中国大元王朝及蒙元文化的发祥地,忽必烈在此登基建立了元朝。这座由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创建的草原都城,被认定是中原农耕文化与草原游牧文化奇妙结合的产物。

元上都南临上都河,北依龙岗山,周围是广阔的金莲川草原,形成了以宫殿遗址为中心,分层、放射状分布,既有土木结构为主的宫殿、庙宇建筑群,又有游牧民族传统的蒙古包式建筑的总体布局形式,体现出一个高度繁荣的草原都城的宏大气派,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融合的产物,是草原文化与中原农耕文化融合的杰出典范。年,该遗址被列入中国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年6月29日,第36届世界遗产大会在俄罗斯圣彼得堡正式宣布,将中国元上都遗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NO.3

牛羊肉烹制技艺

牛羊肉烹制技艺是一种传统技艺。严格制作的烤全羊原料要选用两岁大的小羊,将用蛋*、盐、孜然、胡椒、面粉等调成的糊,抹到处理干净后的整只羊上,把羊头朝下吊在炽热的馕坑中烤。用湿布等密封盖堵严坑口,烤一小时后可以观察,全羊烤成金*色,即可取出。全羊烤好后放到餐车上,在羊嘴放香菜或芹菜,用小刀割下羊肉食用。

内蒙古的羊肉,烤全羊外酥嫩,颜色金*,味道鲜香,肥而不腻,最原始的方法还是用杏木的旺火不加任何调料然后烤制而成的天然的香味。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制作工艺也越来越多,考的时候稍加配料,烤熟以后用刀切片蘸着料吃,想想住在蒙古包里,喝着马奶酒,围坐在篝火旁吃着烤全羊。

年6月7日,牛羊肉烹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NO.4

长调民歌

长调民歌字少腔长、高亢悠远、舒缓自由,宜于叙事,又长于抒情;歌词一般为上、下各两句,内容绝大多数是描写草原、骏马、骆驼、牛羊、蓝天、白云、江河、湖泊等。

长调民歌,"长调"在蒙古语发音为"乌尔汀哆",意思是长歌,是内蒙古自治区传统音乐,被誉为"草原音乐活化石"。蒙古族长调民歌具有鲜明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旋律悠长舒缓、意境开阔。代表曲目有《走马》、《小*马》、《辽阔的草原》、《辽阔富饶的阿拉善》等。蒙古族长调民歌是蒙古族民歌的一种形式,在蒙古族形成时期,长调民歌就已存在。长调的历史可追溯到年前,13世纪以来的文学作品中已出现有关长调的记载。早在一千多年前,蒙古族的祖先走出额尔古纳河两岸山林地带向蒙古高原迁徙,生产方式也随之从狩猎业转变为畜牧业,长调这一新的民歌形式便产生、发展了起来。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它逐渐取代结构方整的笋猎歌曲,占据了蒙古民歌的主导地位,最终形成了蒙古族音乐的典型风格,并对蒙古族音乐的其他形式均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长调集中体现了蒙古游牧文化的特色与特征,贯穿于蒙古民族的全部历史和社会生活中。

年11月25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了第三批"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中国、蒙古国联合申报的"蒙古族长调民歌"荣列榜中。

NO.5

那达慕

那达慕”是蒙古语,亦称“那雅尔”,“那达慕”是蒙语的译音,意为“娱乐、游戏”,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每年七、八月牲畜肥壮的季节举行的“那达慕”大会,是人们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文体娱乐大会。“那达慕”,蒙语的意思是娱乐或游戏。“那达慕”大会上有惊险刺激的赛马、摔跤,令人赞赏的射箭,有争强斗胜的棋艺,有引人入胜的歌舞。赛马也是大会上重要的活动之一。比赛开始,骑手们一字排开,个个扎着彩色腰带,头缠彩巾,洋溢着青春的活力。赛马的起点和终点插着各种鲜艳的彩旗,只等号角长鸣,骑手们便纷纷飞身上鞍,扬鞭策马,一时红巾飞舞,如箭矢齐发。前五名到达终点者,成为草原上最受人赞誉的健儿。射箭、摔跤等比赛也吸引着众多牧民。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的为期5天的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的盛会。那达慕大会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篮球等体育项目。年5月20日,那达慕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NO.6

蒙古包

蒙古包是蒙古族牧民居住的一种房子。建造和搬迁都很方便,适于牧业生产和游牧生活。

蒙古包古代称作穹庐、“毡包”或“毡帐”。据《黑鞑事略》记载:“穹庐有二样:燕京之制,用柳木为骨,正如南方罘思,可以卷舒,面前开门,上如伞骨,顶开一窍,谓之天窗,皆以毡为衣,马上可载。草地之制,以柳木组定成硬圈,径用毡挞定,不可卷舒,车上载行。”

随着畜牧业经济的发展和牧民生活的改善,穹庐或毡帐逐渐被蒙古包代替。蒙古包呈圆形尖顶,顶上和四周以一至两层厚毡覆盖。普通蒙古包,顶高10-15尺,围墙高约50尺左右,包门朝南或东南开。包内四大结构为:哈那(即蒙古包围墙支架)、天窗(蒙语“套脑”)、椽子和门。蒙古包以哈那的多少区分大小,通常分为4个、6个、8个、10个和12个哈那。蒙古包看起来外形虽小,但包内使用面积却很大,而且室内空气流通,采光条件好,冬暖夏凉,不怕风吹雨打,非常适合于经常转场放牧民族居住和使用。

NO.7

哈达饼

哈达饼是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昭乌达草原)独有的传统著名小吃。哈达饼原产于乌兰哈达地区,故名。

谈及哈达饼的问世,实出偶然。据传大约在一百五十年前,赤峰的面点师傅在做南沙饼、豆沙饼时,由于剂头无酥、油多、少馅成了余面,师傅们就想了一个法子,把剂头擀开,包上酥和糖烙饼,结果特别受欢迎。赤峰的各大饭庄便相继制作,名噪一时。哈达饼是近似于点心的饼,造价较高,用水油面和油酥擀成皮,包干果甜馅,烙制而成。制作过程是先制饼坯:将面粉加白油(粗制奶油)或奶油和成酥面;另用面粉和白油及水和成水油面团,然后用水油面包油酥面,擀成圆片成饼坯;再制馅:熟面粉加白油、瓜子仁、芝麻、核桃仁、白糖调成甜馅;最后烹制:饼皮上放馅料抹匀,从两头对卷,再盘成圆饼形,擀成荷叶饼状,放入铛内,用小火烙成虎皮色,烙熟后出铛,切两半或四瓣即成。制成的哈达饼酥脆香甜,掉在地下便粉碎,放入口中无需嚼。

NO.8

蒙古馅饼

蒙古族馅饼是一种风味面食,据今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是明朝末年,蒙古族蒙郭勒津部落定居辽宁阜新地区后创制的。其最早是以当地特产的荞麦面制皮,牛羊猪肉为馅,采用干烙水烹的方法制成。蒙古馅饼明末清初,馅饼面食从民间传入王府,由干烙水烹改为用豆油、奶油煎制,并用白面做皮,成了王府中经常食用的佳品。它以面稀、皮薄、馅细为特点,烙制后形如铜锣,外焦里嫩,饼面上油珠闪亮,透过饼皮可见里面肉似玛瑙,菜如翡翠,红绿相间,煞是好看。用筷子破开饼皮,热气升腾,香味扑鼻,会引发人们强烈的食欲。

蒙族馅饼是上等地方美食,是蒙古族人家招待贵客的主要食品之一。每到蒙古族家庭作客,他们以馅饼这种面食,作为最好饭食招待来客。汉族有句俗语:“好吃不如饺子”,而在蒙族有句常话:“好吃不如馅饼”,看来馅饼和饺子一样同是上乘佳品。

NO.9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

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位于大兴安岭西南余脉,是科尔沁草原和锡林郭勒草原的交接带,是一片历史悠久的天然牧场。核心区位于阿鲁科尔沁旗巴彦温都尔苏木,面积平方公里,自古以来就是游牧民族狩猎和游牧活动的栖息地。

蒙古族牧民熟知当地山川河流、草场分布和季节变化,根据雨水丰歉和草场长势决定一年四季的游牧线路,以及春、夏、秋、冬四季牧场的放牧时间。牧民—牲畜—草原(河流)之间形成了天然的依存关系。这种“三角关系”延续至今,不断孕育和发展着蒙古族人民所独有的生产方式、生活习俗、文化特质和宗教信仰,时刻体现着深藏在蒙古族人民血脉之中的崇尚天意、敬畏自然、天人合一的生活理念。

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长期演化的历史过程和现实存在,向人们阐释了一个取物有时的道理。在农耕化浪潮和现代农牧业技术出现之前,对于生活在科尔沁草原上的历代游牧民来说,“逐水草而居”是唯一可行的生产生活方式。它充分利用大自然恩赐的资源和环境来延续游牧人的生存技能,人和牲畜不断地迁徙和流动,既能够保证牧群不断获得充足的饲草,又能够避免长期滞留带来的草地资源退化。

当前,由于矿产资源开发、草场过载和天然草场大量占用,阿鲁科尔沁草原面临着生态系统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的威胁。同时,现代生产技术的应用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也给当地牧民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巨大冲击。

年,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被列入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阿鲁科尔沁旗按照农业部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要求,制定了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的保护和发展规划,严格保护游牧系统栖息地和珍贵的草原文化遗产,深入挖掘传统游牧业的精髓,与现代畜牧业生产技术相结合,促进当地游牧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使得内蒙古阿鲁科尔沁草原游牧系统不断散发出独特的魅力。

NO.10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农牧生产系统

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农牧生产系统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南部的伊金霍洛旗,总面积平方公里,核心保护区位于伊金霍洛镇。

伊金霍洛,汉意为“圣主的院落”,因祭祀成吉思汗而闻名,并按照蒙古族习俗,在大伊金霍洛周围自然形成禁地。禁地内不准开垦,不准砍伐树木,不准破坏草场,不准盖土房,保护自然,使成吉思汗宫帐周围保持原始草原环境和传统牧业生产。伊金霍洛旗农牧生产系统因提供成吉思汗祭祀所需牲祭、奶祭、酒祭、素食等供品而形成并传承至今,并因此人工选择了优良的农牧业优良品种用于供奉和生产。蒙古族群众将他们遵循自然规律,敬畏自然、崇尚自然,爱护动植物、爱惜工具,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观、自然观与他们最杰出的领袖一同祭祀,代代相传。

年,内蒙古伊金霍洛旗农牧生产系统列入第二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NO.11

马奶酒

马奶酒,被称为元玉浆,是“蒙古八珍”之一。曾为元朝宫廷和蒙古贵族府第的主要饮料。忽必烈还常把它盛在珍贵的金碗里,犒赏有功之臣。

据专家考证,奶酒起源于春秋时期,自汉便有“马逐水草,人仰潼酪”的文字记载,极盛于元,流行于北方少数民族已有两千多年,系历史悠久的传统佳酿。

奶酒,蒙语称“阿日里”。相传早在元朝初期,漠北处于大动乱、大变革时期,当时的蒙古各部落七零八落,部落之间较量实力,各选君主。刚满17岁的铁木真继承了父亲的遗志,骑上战马,挥旗重建家园。铁木真的妻子在家里,一面思念远征的丈夫,一面制作奶食品。有一天,她在烧酸奶时,锅盖上水珠流到了旁边碗里,她嗅到特殊的奶香味。一尝味美、香甜,还有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她渐渐地在生产生活中掌握了制酒的工艺,并简单地制作了酒具,亲手酿造。在铁木真做大汗的庆典仪式上,她把自己酿造的酒献给丈夫成吉思汗和将士们,大汗和众将士喝了以后,连声叫好。从此,成吉思汗把它封为御膳酒,起名叫“赛林艾日哈”。

每年七八月份牛肥马壮,是酿制马奶酒的季节。勤劳的蒙古族妇女将马奶收贮于皮囊中,加以搅拌,数日后便乳脂分离,发酵成酒。随着科学的发达,生活的繁荣,蒙古人酿制马奶酒的工艺日益精湛完善,不仅有简单的发酵法,还出现了酿制烈性奶酒的蒸馏法,六蒸六酿后的奶酒方为上品。

当你踏上草原,走进蒙古包后,热情好客的蒙古人便会将美酒斟在银碗或金杯中,托在长长的哈达上,唱起动人的敬酒歌,款待远方的贵客,以表达自己的诚挚之情。这时,客人理应随即接住酒,然后能饮则饮,不能饮品尝少许,便可将酒归还主人。若是推推让让,拉拉扯扯,不喝酒,就会被认为是瞧不起主人,不愿以诚相见等等。主人的满腔热情,常常使客人产生难别之情,眷恋之感。

NO.12

祭敖包

祭敖包是蒙古民族传统的习俗,是蒙古民族盛大的祭祀活动之一,也表现了草原民族崇尚自然思想。蒙古族崇尚的“敖包”,也叫“脑包”、“鄂博”,意为“堆子”,形状多为圆锥形,高低不等。

锡林郭勒盟是祭敖包历史遗存保存较为完整的地区。敖包通常设在高山或丘陵上,用石头堆成一座圆锥形的实心塔,顶端插着一根长杆,杆头上系着牲畜毛角和经文布条,四面放着烧柏香的垫石;在敖包旁还插满树枝,供有整羊、马奶酒、*油和奶酪等等。在古代,祭祀时由萨满教巫师击鼓念咒,膜拜祈祷;在近代,由喇嘛焚香点火,颂词念经。牧民们都围绕着敖包,从左向右转三遭,求神降福。

蒙古民族祭敖包的习俗渊源已久,其所祭祀的内容十分丰富。蒙古民族的萨满教崇拜蓝天。在蒙古人的心目中,确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灵,就是“长生天”,蒙古人赋予它以极大的神力。《元史》卷72有关于祭天习俗的记载:“元兴朔漠,代有拜天之礼。衣冠尚质,祭器尚纯,帝后亲之,宗戚助祭,其意幽深古远,报本反始,出于自然,而非强为之也。”在古代蒙古人的观念里,天和地是浑然一体的,认为天赋予人以生命,地赋予人以形体,因此,他们尊称天为“慈悲仁爱的父亲”,尊称大地为“乐善的母亲”。他们还崇拜山岳,崇拜河流,认为这一切都是由神灵掌管着。蒙古人因为把一切万物都看作神灵来崇拜,从而也崇拜山川及土地的其他各部分或掌握这部分的神灵,这种圣地可以分成共同的和个别的两类,这个别的圣地就是所说的敖包。所以祭敖包不是单一的祭天或祭地,而是祭各种神灵,是个综合概念。

祭敖包是蒙古族古老文化的缩影,与此有关的一系列活动和礼仪体现了蒙古民族的创造力。祭敖包作为一种文化空间,包含了许多蒙古族的传统文化和习俗,对研究游牧文化、蒙古民族发展史具有重要价值。发掘、抢救、保护祭敖包,对促进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增强社会凝聚力,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也有重要意义。

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锡林郭勒盟群众艺术馆荣获“祭敖包”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NO.13

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

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是内蒙古自治区科尔沁左翼后旗地区手工艺。马具的制作技术,伴随着“马背民族”自远古一直走到今天。

科左后旗马具制作手工艺人制作的马具,其制作技术精良、用料考究、装饰华丽、使用舒适,与其它民族和地区的马鞍相比具有突出的特点。如,鞍桥是用科尔沁沙地百年以上树龄的干柳木或榆木的根结部分制成,美观耐用。马笼头、马鞭、褡裢、车马具等是用鬃毛、皮革、帆布以及玉石、金属等制作。可以说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是集木工工艺、金属工艺、刺绣工艺及皮件编织等独特工艺于一身的蒙古族民间手工艺。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变革,马具制作这一古老的传统手工艺已面临到了失传的境地,建国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的迅猛发展,使马具的需求量很大,科尔沁左翼后旗成立了很多马具制作工厂,工人都是由当地的民间手工艺人组成,生产的马具产品销遍内蒙古东部和东北地区。改革开放以来,随农牧业生产和人民生活中机械化程度的迅速提高,大批量生产马具的工厂逐步倒闭,大批手工艺人被迫改行,经验丰富手艺高超的老艺人已廖廖无几,受种种因素的影响,年轻人不愿学习这门手工艺,所以这一传承了千年的精湛的手工技术已处于濒危和失传的境地。

年6月7日,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科尔沁左翼后旗文化馆获得“蒙古族马具制作技艺”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福建农林大学农业文化创意小组

诚挚感谢福建省龙岩市喜浪米业有限公司

文字/郭娟张雨欣

图片/林凤婷

排版/郑婧婷

校对修改/兰淼芳

指导老师/屈峰

欢/迎/关/注/我/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