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人文宾川这座老宅,不仅是纪念馆,还很 [复制链接]

1#

随着“红*长征过大理陈列馆”在周官营落成开放,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宾川州城周官营村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并成为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阵地。

可是,周官营、特别是陈列馆所在的李家大院还有很多故事,却少为人知。

明洪武年间,朝廷三次发兵征云南,平定后大量汉族被移民云南“*屯”。长期的*屯,辅以民屯、商屯后,宾川形成了“九官十八营,前后两把锁,铁打一座城”的庞大汉族移民村落。“营”则因为承担了*事和生产生活的双重任务得以保留,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村落,周官营就是这些村落其中之一。周官营也因明代一周姓武官扎营之地而得名。周官营曾经是宾川上川坝子一个较大的村落,远远望去,居民建筑成片分布,错落有致。由于周官营地势低洼,雨季排水性能不好,曾经惨遭水淹。

如今的周官营,许多院落没有人居住,显得有些荒凉,残垣断壁随处可见,李家大院却得以保存下来。

李家院原为民国时期李荫华、李璠、李璞父子的私家宅院。李荫华(-),字蘖心,宾川牛井人,后出嗣周官营吴姓,更名炳桓,字平阶,清庚子辛丑并科举人,“性高亢,寡言语,不拘细行,与世寡谐”,终身不仕。清光绪末年与杨玉林同掌笔山书院。民国初,担任县立高小国文教员数年,主撰《宾川县志稿》后在平川被焚毁。年后即闲居在家,城乡邻里闹纠纷,多出面调停。年6月24日,李荫华家难国患困于一身,忧愤而卒,他曾两度下狱,身处逆境仍发奋攻读,是为后学典范。他颇负文名,创修《宾兴楼序》《步云桥碑记》《遇仙坡记》等文,被宾川人广为传诵,还撰写过一些脍炙人口的诗词楹联,可惜未能流传。

年4月19日,红二*团占领祥云城后,从梁王山进入宾川县境内的州城。

红四师指挥部驻扎在周官营李家宅院,并在北厢房墙上题书“打倒卖国的南京*府!红二*宣”的宣传标语。

4月20日,红*攻占了州城,宾川名青年踊跃报名参加红*,走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李家宅院的主人李璠、李璞兄弟也跟随红*参加长征。

追求进步的李璠,早在年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年赴昆明,考入省立第一中学,在省一中参加了共产*员李国柱组织的“青年努力读书会”,正式接受马克思主义思想,年回到宾川,他经常到弟弟就读的宾川一中,宣传革命道理,主动为请假的老师代课,深受师生欢迎,他还给学生教唱《国际歌》。

因地方劣绅伙同县长扣发学校经费,他组织学生到县*府请愿,所以当红*经过宾川时,李璠、李璞兄弟俩双双参加红*北上抗日。

途中兄弟俩作战勇敢,李璠被任命为红六*团*治部宣传科长,李璞被任命为红六**治部青年队长。同年9月,李璠在红*长征过草地后,在甘肃牺牲,年仅28岁,也就是这一年8月,李璞在长征过草地时牺牲,年仅23岁。

当年红*攻克宾川州城的指挥部就设在周官营李璠家,李家院始建年代已不可考证,年至年,李家院一直作为州城镇周官营村委会(原为周官营大队)的办公用房。

主房正对照壁,经过70多年的风雨剥蚀,李家大院已失去了往日的辉煌,但从精雕细刻的门窗、梁柱上,仍然可以想象,当年李家的荣耀。

李家大院后面还有一座很大的花园“遁园”,花园中还建有一座精致的亭子,李荫华经常与地方文人或外来学者在此诗酒之会。从建筑的营造方法特征上来判断,大致应该为清晚期至民国初期的清式地方民间建筑风格。

李家院坐西向东,占地面积约平方米,为典型的“三坊一照壁”土木结构建筑,现存正房、南北耳房、南北厢房、照壁等建筑,红*在北厢房西山墙和北厢房及北耳房间的围墙上,题书“打倒卖国的南京*府!红二*宣”的标语,这条标语是大理州保存的唯一一条红*标语,是研究红*长征历史的重要史料。

周官营李家宅院红*标语于年5月,被大理州人民*府公布为第一批州级文物保护单位,并于年,被命名为大理州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周官营村南还有朱家祠堂。祠堂前有一照壁,上书“鹿洞家风”,证明朱家是奉朱熹为先人,而且在周官营是一个大家族。

现如今,朱家祠堂已变成了“香光寺”,门头匾额也是由朱家后人填写,院子里还有一通清嘉庆年间的朱氏合族宗祠重修碑记,证明朱家祠堂的历史悠久。

杨宏毅王静红/图文小酸橙/编辑

吴松江/审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