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会宁桃花山鲜为人知的秘密 [复制链接]

1#

西雁传媒报会宁第一号年第期

总第期联系电话

结缘桃花山

——我经历的桃花山风景区建设旧事杂忆

作者‖王价

桃花山是会宁县城近郊处的一处风景山,这座山深受会宁人民特别是城区附近老百姓的钟爱。尽管在祖国的名山大川中,她不能和中外驰名的*山泰山相比,但在我的心里我一直认为桃花山是一座名山。原因有五:其一,县城周边都是*土山脉,唯独这座桃花山为红砂岩山峰,可谓“*塬赤峰”。其二,山上曾有许多历史悠久的石窟寺庙建筑,儒释道三教庙宇应有尽有。旧时桃花山的景点之多、规模之大,建筑之灵巧,内涵之丰富,实在是周边其他山上所罕见。其三,桃花山有神奇的“保君安宁”之悠久传说,曾以“恩关泽溥”的一幅御匾为证,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其四,桃花山自古至今,曾经有许多途经会宁的历史名人驻跸到访,汉武帝的上马石就在山上,可谓胜迹多多。其五,旧时的桃花山上曾有许多名匾,其数量之多,规格之高,甚为其他县区少见。

笔者孩提时,或随家人或随学校春游的师生,或随植树造林的集体,每年总要上桃花山几次。那时的桃花山上,有古柏庇荫的寺庙,也有依形就势的石窟;有千姿百态的神像,也造有型独特的古塔;有娇若泰岱的山姿,也有桃峰紫气的云雾;有曲径通幽的沙沟,也有形似老奶奶的独峰(此景原在桃花山沙沟位置,后来因附近修渡槽凿山取石,此景现已不存);有源远流长的历史,也有生动神奇的传说。这些都给不谙世事的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月是故乡明,山是故乡亲。再后来,我渐渐好像和桃花山还有了不解之缘。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桃花山上的古旧建筑随着岁月流逝,经过历史风烟特别是动乱浩劫之后,一些建筑不复存在,破败的只剩土台遗迹和几座土木房屋。年,省上曾经下拨过一笔3万元的文物建筑寺庙破坏修复补助款。时任县长冯理忠同志安排县里自筹配套2万元,让我牵头负责在桃花山上搞一点建筑。因为按当时的民间意向和“修寺先修殿”的通例,应当先重修正殿,可权衡再三,五万元的款项实在太少无法立即付诸实施。我和几位同事登山考察后,商定了先修建两处建筑小品为宜:建一座标有“桃花山”三个字字样的山门,在原来的魁星阁旧址的位置建一座群英阁。对如何设计好建筑造型,我们虽然没有专业水准,但不约而同地有一个共识,那就是不修则已,要修则设计方案必须要达到一定的水准,而且样式要有来历出处或典故为好,这样可以增加文化含量。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请专业设计师搞个大型建筑,实在是没有能力和可行性的。为了慎重从事,我找人收集和翻阅了许多资料,征求了不少人的意见,最后确定采取当时比较通行的仿作思路。

桃花山山门的设计,最后选择了汉传佛教寺庙的通常的大门格式,即“三门四柱七楼”的牌坊门。通过一番衔接和联系,请到了时任全国*协副主席、全国佛教协会主席的赵朴初先生为山门题名——“桃花山”。桃花山山门建筑于年十月一日国庆40周年时正式按期落成,此前旧时的桃花山上虽然有不少建筑,但从没有过山门。群英阁的设计,选择了在河北承德避暑山庄小金山寺式样,平顶呈“玉盘承露”的风格并略有调整,三建的工程人员并没有经费去过承德,而是拿着我找的一个画册上的照片仿做的设计。我请会宁一中的善于古文的李如尧老师,还为群英阁撰写了一篇落成记(此落成记全文曾在《桃花山》杂志某期刊登过),然后请当时的会宁书法名家吴儒珍先生题写了“群英阁”匾额,意思是会宁人才辈出群英荟萃之意。之所以用“群英阁”而没有再用原来的“魁星阁”三个字,是考虑到这个重建的建筑小品确实和桃花山原来的魁星阁不一样了,不能鱼目混珠,但“群英阁”和“魁星阁”意思上也差不多,都含有文脉昌隆之意。这两处建筑小品最后结算下来一共是五万六千元,超支六千元部分因无力支付,就作为柴门工程队(会宁三建的前身)时任经理的何年胜先生义举捐助了。桃花山山门和群英阁建起来以后,桃花山上等于就有了改革开放以后的新建筑,那时候县上有外地家乡人或者省市领导来会宁,总要到这两处建筑小品或者桃花山电视差转台看一趟,成了除会师园以外的首选观光之地。年县上领导陪同来参加会宁一中50周年校庆的会宁籍人士在桃花山山门留影。前排左一为时任会宁一中校长吴振中,左三为时任县委书记冯理忠、右一为作者,右四时任县长李迎春,后排右一为原一中书记赵晋。年5月我已到县*协工作,当时县委县*府为了抓好县域经济发展工作,决定每个县级干部联系一个企业或一个具体领域,以便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被县委书记胡永亮、县长张廷魁同志在常委扩大会上,直接指定联系“三山一园”(即桃花山、东山、铁木山、会师园)建设。为把工作落到实处,还成立了一个“三山一园建设管理协会”。这个“三山一园建设管理协会”并没有具体的人财物保障,是个群团性质的松散组织,实质上相当于热心“三山一园”建设的各界人士的“统一战线”。因为我负责过会师塔的建设工作,所以县委领导指定我来担任这个会长,县上退休老领导窦献琛、贺国华、王伦和余自成(民间代表人士)任副会长,桃花山所在地的时任桃花山乡*委书记王平同志任秘书长,并吸收了多位热心此事的地方老干部和社会贤达以便协商共议。“三山一园建设管理协会”的职能,相当于官方倡导,民间协同,企业负责,社会参与,群策群力,共同促进桃花山、东山、铁木山、会师园建设和管理。由于桃花山上自古有老百姓上山烧香祈福,因此官方倡导的时候常常会引起议论或不解。为了引导和促进人们对桃花山这座地方名山文旅景观重建工作的理解与支持,尽快凝聚共识办些实事出来,同时还为了消除当时社会认识上的杂音,我那时还拟了一副对联,“少烧香多集资恢复桃花山名胜古迹,多干事少评论开发会宁县旅游新业”,这个对联由地方企业家汪进民先生出资制作成条幅,那几年夏天每逢桃花山庙会就挂在戏台两边。这个对联虽然不算是有楹联水准,但看戏的人多,就能让更多的人们看到这两句倡议,目的是起到一些积极的宣传动员作用。到年时,桃花山过殿建成了,要恢复殿内塑像等原貌景观时,我曾嘱托文化局派胡德壁同志上山把关,力求尽可能按照文物的通用标准来监督塑造。应该说在当时的条件下,桃花山过殿的四大天王雕塑在色彩造型方面还是比较正规的。年,桃花山上庙会积攒下了六万元。当时热心桃花山建设的吴强、路尚礼、王富烈、武世德、马秉衡、马忠仁、王师善、王仁、王继昌、孔生、田运来、王存善、邢福寿、邢恭、邢国礼、任绍祖、乔正元、刘海梅、张守乾、张桂芳、张廷芳、张克礼、张乃文、李万祥、李昱颉、李玉莲、余志诚、陈映乾、陈爱英、陈国钧、杨芝英、杨涌、岳祥、苗有乾、武云斌、和成璧、赵成、袁力学、梁怀敏、梁顺莲、徐向辉、康义、曹鸿发等43人,每人捐资元,共筹集到了两万多元。“三山一园”建设管管理协会的老同志们又向一些单位企业集资了一万多元。有了以上财力积累做基础,就开始考虑筹建正殿的事。此前已经建成的桃花山山门和群英阁只能算作是民族建筑风格的建筑小品,没有佛像等宗教元素。但桃花山正殿的建造,因当时对国家对文旅方面还没有专门的机构和具体*策来引导,人们对此事的理解认知也存在理解的差异,所以征求意见时,各方意见颇多颇杂。还有人提出“到底是恢复历史文化景观还是在助长烧香磕头”等疑问,总之当时可谓众说纷纭。记得我当时以担负的会长角色和责任感拿出过五条意见:一是目前资金缺口仍然较大,要建就找本地建筑企业,也就是让承建过会师塔的三建来承建好一些,因为地方建筑公司建筑款以后可以逐年分期归还,而且本地企业办这件事责任心会更强。二是如果最后各界商议的结果决定暂时不建也就罢了,但如果议定了下决心现在要建,则建筑规格这一次一定要尽量到位。桃花山原来的正殿为歇山大屋顶,没有彩绘,台高一尺。这次重建正殿要建成二重檐、琉璃顶彩画的标准。三是承重柱下,均要开挖到石层,然后用石头混凝土筑上来,保证地基绝对坚实稳固。四是石阶、柱石、台边石条均用知名的通渭磨子石制做,显得正规、专业、地道。五是地基在平台上最好再提高上一米,以突出这座重建的大雄宝殿作为盛世建筑物推陈出新的时代感和庄严感。民间代表余自成副会长全部采纳了这些意见,最后建起了的正殿,在当时的条件下建得坚固、气势雄伟,还经受住了建设中台面大量积水的考验。正殿是由王明设计制图,姚尚德、刘师等富有经验的本地人士负责古建木工的。我记得正殿最后结算下来是16万元,何年胜先生的会宁三建真正兑现了“不挣一分利钱”的事先声明。后来我请永靖县古建队的专业人员对正殿做了个评估,说这个建筑费用应在20万元以上。木结构建筑十分注意防火问题,因桃花山上自古以来一直有老百姓上山烧香磕头祈福,主要建筑群形成以后,上山的人多了,燃香点火时常常涉及防火安全问题。看山的人去规劝疏导时经常会发生各种小争端。这时有人提议说应该给桃花山做一个醮炉。醮炉是一种铸铁的既像塔又像炉的寺庙院内常见陈设,据说古人设置此物主要是防火的实用功能,醮炉在院内能收集香火以免引燃建筑,同时也是个小景观。我认为这个提议很有价值。在永靖县周副县长(我在兰州大学培训学习期间结识的同学)的帮助下,在永靖县上古村订做了一个醮炉,同时还有一口中等大小的铁钟和十二口大小不等的小钟。为了有个历史文化渊源,我建议是组成编钟的式样。袁力学先生义务出工制做了一个钟架,把这十二口铁钟挂起来陈列。做醮炉和编钟的资金一半是由路尚礼、赵英为经理的桃花山工程队等企业赞助的,一半是桃花山管委会支付的。醮炉和编钟成品则是城关商店的梁怀敏先生派车运回来的。经过查询资料,醮炉上按照规矩选拟了“国泰民安”、“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等通用的吉祥铭文。因为本县的王仁先生多年来为山上建设事务热心服务,特别为肯定他年年春节庙会不辞劳苦义务书写门联的业绩,当时就请王仁先生书写了醮炉上的铭文以作纪念。这尊铸铁醮炉是会宁县的第一尊醮炉,上面铸有桃花山的字样,在同类醮炉造型中也能算的上是个上品。寺院建筑群渐渐小有规模后,作为重建起来的传统文化建筑,硬件有了但还缺少了一些文化元素。为进一步重现和增加桃花山古已有之的文化底蕴,同时为了彰显地方人文特色元素,从年请赵朴初先生题了山名开始,通过会宁社会各界贤达的努力,先后在十年时间里,陆续为桃花山上共制做题字匾额二十七面。这些匾额有唐太宗、康熙、乾隆、慈禧等帝王御笔的,也有苏东波、郑板桥、王羲之、米芾、岳飞、林则徐等古代名人的,还有张爱萍、启功、雨后、赵正、申效曾、吴廷富、顾子惠、马耀南、冠永杰、朱德炘、于三等现代名人题写的,也有会宁本地人题写的。书家的籍贯可谓遍及祖国大江南北,书写的时间跨度从古到今,书家的身份从帝王将相到文华武英,意在人文荟萃皆有体现。这些不同时期的高规格匾额集于一座山上,或许略显朴拙,但恕我妄言,这个特色在全国恐怕也是少有的。做匾额的经费每块元,都是由一些单位或企业赞助的,匾的背面则留有赞助单位的名称。年,我和桃花山新区负责人李义同志曾经在筹备红*长征胜利暨三*会宁会师六十周年活动中,筹集到了一些资金用于会师圣地的建设。因当时城中的会师旧址院内已没有场地来提升景区效果,就在桃花山山麓建了由时任中共中央*治局常委、中央*委第一副主席刘华清上将专门题名的“红*长征胜利景园”。景园主要兴建了红*长征路上的十几个重要的微缩景点,为桃花山山麓增辉不少,同时使来会宁的外地游客也开始把目光和足迹投向桃花山景区。大约年我已经退休,时任开发区主任的王文汉同志又筹资兴建沙沟口的山门,他热情邀请我也参与一下山门的构思设计工作时,这次我选择了“三门四柱九楼”的牌坊式样。我还提议由刘俊汉同志绘画了印章风格的四幅图印,彩绘到牌门之上,这种风格是富有创意的,这座山门在会宁县域内算是一件有特色的建筑上品。年5月29日,中央*治局常委,中央*委副主席为红*长征胜利景园题名。左一为作者。摄影李义先生。也是在年,时任白银市*协副主席的李义同志筹资要兴建一座碑亭,我和冯兴汉、王有民、*兆汉、乔正元等人具体运作。石碑正面镌刻开国上将书法家张爱萍副总理专门为桃花山题写的“桃峰紫气”四个字。石碑背面有本地书家刘玉珩和伏麒鹏先生撰写的桃花山碑文刻于其上。在此过程中,我通过协调和搜集,提供了许多参考内容供大家反复择选,还广开言路征求各方面的意见,碑文曾数易其稿,目的是要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推敲和评论,也要充分表现出会宁作为文化大县教育名县的人文水准。时任县委书记常守远同志曾在碑文第十稿上还改过几个字,最后请本地的李如尧老师等人又看了一遍碑文相当于专家审定。桃花山碑文全面地介绍了桃花山的概况,使游客能在游览观赏景观现状之余对这座山的历史典故都能够有所了解。后来我们几人还应邀参加过王平同志筹资兴建的般若桥和玉质接迎佛的安放工作及山上的植树工作事宜。桃花山风景区经过社会各界近三十年特别是近年来的协作努力,久久为功的建设使规模现在早已经今非昔比,山上绿化早已超出了旧时代的模样,也重现了桃花山深厚的文化底蕴。红色教育基地和本土的传统文化历史资源毗邻,旅游价值日益大幅提升。桃花山和群英阁刚落成时的几幅老照片。下图为河北承德的金山寺楼阁。大家对桃花山大小事务的辛勤付出,体现着人们热爱故乡的情怀,也使我这个唯一一任“三山一园”会长有了面子,得以为桃花山的发展贡献些许微不足道的举手之劳。借此约稿机会,向曾为桃花山建设大佛殿、山门、群英阁贡献过心力的有功人士,向制做匾额,铸造醮炉、铁钟时捐资的单位领导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各界人士持之以恒的大小善举,正在使会宁的桃花山变得更加美丽,这是对地方文化资源的保护和推陈出新,也为自己带来欣慰和功德。以上只是我所经历的桃花山风景区建设旧事杂忆。无论身处何地,热爱故乡的会宁人,理所当然地应把这座会宁城边的红色名山看作是会宁发展旅游事业的重要资源。只要会宁各界人士能一如既往、集思广益做好这篇文章,就一定能打响会宁的这张文旅品牌,让家乡的风景名胜声名远扬,让会宁这座古道名城跻身于文化旅游大县行列,也许还能走向全国。那时必将为会宁旅游业的繁荣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多贡献。我想这不但是多年来诸多热心人士坚持不懈的初衷,也应该是会宁人民共同的一个梦想!愿崇德向善的人们一生平安!愿桃峰艳岭的明天更加艳丽辉煌!原文于年应《桃花山》杂志约稿而写,此次发表时经作者友人补正,并配图若干。作者介绍:王价会宁县会师镇人。年西北师范学院物理系毕业后执教于中川太平郭城等中学,年任河畔中学教导主任,年获全国优秀青少年科技辅导员称号。年任县二中校长。年任会宁县副县长,分管文教卫生,坚持下乡现场办公,在中川中学实施“燎原”计划,获部级奖;搞塑料大棚种植,帮农民致富;挖掘会宁*治优势,筹办三大主力红*会宁会师暨长征胜利五十周年、六十周年大庆。年任*协会宁县第四届、五届委员会主席,团结社会各界人士,编写出版《古道名城》等7部文史资料。年退休后,享受副地级干部待遇(摘自《会宁县志》)。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