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在唐人编撰的史料里,隋炀帝杨广刚愎自用、凶狠残暴,视百姓如蝼蚁。但从杨广的传世诗篇中,我们发现他心中也有柔情,而且独将这份柔情给予了扬州。在扬州,隋炀帝谱写了一曲春天的传说,迎来了*治生命的辉煌,可最终也在此葬送了自己的生命和大隋的万里江山。
历史上的隋炀帝曾是一个上马领*,下马赋诗的有为之君。他一生重视文化建设,热爱诗词创作,留下诗篇四十余首,被奉为文坛领袖。
而杨广的诗与生命,与一座城市紧密结合在一起,那就是扬州。
让我们从杨广的传世诗词中,领略他浓浓的扬州情。
1春江花月谱春曲
扬州是杨广的福地,十年的辛勤耕耘,成就了他的太子之位。
扬州之春?春江花月夜
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
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看到这首诗,想必大多数人才知道,唐初张若虚的那首千古名篇《春江花月夜》竟来自杨广的创意。
开皇八年()冬天,二十岁的晋王杨广作为三*元帅,统领五十一万大*驻扎扬州,准备一举消灭陈朝。
第一次踏上扬州的大地,杨广心中有点七上八下。中国南北分裂了近三百年,曾有不少君王为统一华夏努力过,但均以失败告终,自己会不会重蹈覆辙?
杨广一直在默默祈祷。
然而,战争的顺利出乎杨广的意料。次年正月,大将贺若弼从扬州引兵渡江,占领陈朝重镇京口(今镇江),并于二月十日攻入建康(今南京),仅用一个月的时间便灭亡了陈朝。
杨广得胜回朝。
虽然来去匆匆,但杨广对扬州可谓一见钟情,并爱了一生一世。
也许天生与扬州有缘,刚到西安屁股还没热乎的杨广又返回了,而且一住就是十年。
这一次是因为隋文帝*策的失误,原南陈境内的百姓全境造反,局势危急。
开皇十年十一月,杨广临危受命,任扬州总管,他坐镇扬州,命大将杨素率大*从扬子津(今扬州市区西南)出发,攻占京口。
经过历时二年的艰苦战斗,江南叛乱全部平息。
年轻的杨广一点也不好色,反而十分注意自己的言行,除了萧后身边再无别的女人,因此多次得到父皇母后的表彰。陈后主的七个爱妃个个美艳绝伦,杨广一个都没要,相反认为那个最靓的贵妃张丽华祸国殃民,一刀咔嚓了。
年轻的杨广在平叛中不断的反思,武力可以夺得江南的土地,但难以征服江南人的心。只有取得文化上的认同,才能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
为此,杨广以扬州为基地广纳人才,给工资、给官职、给待遇,还给机会。在杨广的感召下,包括扬州当时最年长的学者曹宪在内的南朝才俊都云集扬州总管府,很多人成为后来的隋炀帝身边近臣。
杨广推出了浩大文化工程,集中南朝优秀学者编撰史上最全的中华礼学丛书《江都集礼》。此书的编成,不但改变了南朝的士人对隋朝的看法,更奉杨广为文坛领袖。
杨广更妙的一着棋是占领信仰高地。南朝人信教,杨广便在扬州设立四道场,其中玉清、金洞两道场接纳道士,慧日、法云两道场接待僧众,大力弘扬道家佛法。听说天台宗智顗大师声名远扬,杨广便派人三顾天台山,一次次行弟子之礼,虔诚之心丝毫不逊于当年三顾茅庐的刘备,深受感动的智顗多次到扬州,为杨广授菩萨戒并讲经说法。在智顗等人的影响和推动下,天下高僧大德云集扬州,扬州迅速成为全国的佛教乃至文化中心。
比起隋文帝一把火烧光建康城,杨广真的很有战略眼光。南朝士人彻底归顺,隋朝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那年春天的一个*昏,杨广饮马长江,看江水浩淼,眼前美景如画,顿时心潮澎湃,写下了这首《春江花月夜》。“暮江平不动,春花满正开”,江面平坦宁静,江边春花如火,一片生机盎然。“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一轮明月随潮水的时起时落,而天边一颗新星闪耀着光辉跃入眼帘。奔腾的广陵潮水,送走了六朝粉地历代风流,又迎来了新的英杰才俊。
而杨广本人,不就是那颗正在升起的冉冉新星吗?
十年扬州的经历,杨广赚足了*治资本。开皇二十年十一月,隋文帝下诏,废太子杨勇,新立杨广为太子。
年轻的杨广在扬州谱写了一曲春天的传说。
2江都之夏展辉煌
隋炀帝登基后,大手笔建设扬州,造就了扬州的千年基业。
扬州之夏?乐府四时白紵歌二首江都夏
*梅雨细赉秋轻,枫叶萧萧江水平。
飞楼绮观轩若惊,花簟罗帏当夜清。
菱潭落日双岛舫,绿水红妆两摇渌。
还似扶桑碧海上,谁肯空歌采莲唱。
这首诗婉转清新,“素描”了扬州夏日的景象,与前首《春江花月夜》的风格差异较大。扬州的江水落日、亭台美女等美景,*梅细雨等自然特点以及人们踏歌采莲的劳动场景都跃然纸上。虽然从诗的内容上看杨广在歌颂扬州的夏天,但从诗意上理解他是在抒发自己当*之后的悠然自得之情。
第一次到第二次下江都的期间,是杨广*治生命中的夏天。此时的他人近中年,正是男人精力最为旺盛的时期。即位之后的杨广立即着手消除南北经济文化发展差异较大的问题,而他的解决方案就是开凿一条贯穿南北大运河,沟通南北,让扬州成为大隋帝国的交通枢纽、民族大融合的中心。
大业元年()三月,杨广征发河南、淮北一百多万人开通济渠(唐称广济渠,宋称汴河),由洛阳通到淮水。同年,又遣淮南十几万人开邗沟(就是吴王夫差当年修的古邗沟)。从大兴到时江都,全长四千多里,到当年七月,工程基本竣工。
一项旷世工程,竟然只用了短短五个月,可怜了天下苍生!
当年八月,迫不及待的隋炀帝杨广荣归故里。他是坐着龙舟来的,排场极奇夸张。杨广有首诗《泛龙舟》:“舳舻千里泛归舟,言旋旧镇下扬州。借问扬州在何处?淮南江北海西头。六辔聊停御百丈,暂罢开山歌棹讴。讵似江东掌间地,独自称言鉴里游。”诗中他夸张性的描述船队首尾相接绵延达千里,随行马队稍停休息,卸掉的马缰绳就长达百丈,全国那些开山修路的人来摇桨划船当船夫了。
荣归故里肯定要送见面礼,隋炀帝的出手很大方。民生方面,扬州城百姓免除五年、其余总管府辖区内免三年赋税;狱治方面,扬州境内的犯人一律释放,既往不咎;在*治待遇方面,提高扬州的行*级别,与首都西安、东都洛阳等同,扬州成为大隋帝国的第三个“直辖市”。
为了加强扬州的城市建设,炀帝还决定动用国库资金大兴土木,在扬州建立江都宫、迷楼等一系列庞大工程,作为自己的日常居住享乐之所。
送礼之余,隋炀帝还送给扬州人民一颗感恩的心。他对扬州人有多好,举个武将来护儿的例子。来护儿是唐朝开国功臣秦琼的老领导,在统一中国以及平定江南叛乱过程中立了大功,他的家位于江都白土村(隋扬州城西十八里)。隋炀帝到扬州后,不仅特意赏赐牛酒等大量物品,用公款让来护儿大摆一个月的筵席宴请乡中父老,还让随行的三品以上官员全部前往祭祀来家先祖。
隋炀帝的钱没有白花。再拿来护儿来说,来氏家族拼死效忠隋炀帝,平叛乱、征高丽等关键战役中都能见到来氏一族的身影。在“江都兵变”中,来护儿一家十余人被叛*杀害。
为了展现与扬州人民的“鱼水情”,隋炀帝在扬州出行时大多不“交通管制”,百姓可以无限接近欣赏他,比起后来的康熙、乾隆南巡可随和多了。
应该说,杨广的所作所为,受到了扬州人民的真心拥护,他所行之处,无不欢声雷动。
在愉悦的心境下,这首清新婉约的《江都夏》油然而生。
3江都宫乐记秋色
隋炀帝的扬州骄奢淫逸、纵情享乐,为他的悲剧埋下伏笔。
扬州之秋?江都宫乐歌
扬州旧处可淹留,台榭高明复好游。
风亭芳树迎早夏,长皋麦陇送余秋。
渌潭桂楫浮青雀,果下金鞍跃紫骝。
绿觞素蚁流霞饮,长袖清歌乐戏州。
这首诗写于大业六年第二次下江都之时,庆祝江都宫正式建成。江都宫是什么样子,据宋初地理总志《太平寰宇记》记载,这片庞大建筑群傍山而建,高跨蜀冈,周边密林环绕,流水潺潺,有芳林、玄开、玄览、玄武等多个城门,有归雁宫、回流宫等十座大型宫殿,是大隋朝最壮观美丽的建筑之一。
第二次下江都,正是隋炀帝*治生涯巅峰期,人生最辉煌的秋天,此时的杨广志得意满。
从国内大环境说,开凿大运河、营建东都等宏大工程都已基本结束并收到良好的*治经济效果,粮仓爆满,综合国力呈几何级数激增,远强于之前任何一个王朝,此后的唐帝国发展近百年,直到开元盛世时才勉强达到隋炀帝时期的GDP。此时,大规模的国内民众的起义还没有发生,天下太平。
从扬州的发展讲,在隋炀帝的直接关心与谋划下,扬州城旧貌换新颜,一座座标志性建筑平地而起。
在行宫建设方面,除江都宫外,扬州城内中心处建有显阳宫、城西南建有迷楼、城南扬子津江边建有临江宫、湾头茱萸湾建有北宫,在城外还建有显福宫。
在园林建设方面,在扬州城北九里仿长安上林苑,建设了隋苑,周围三里,专供隋炀帝游猎。
在佛教道观建设方面,杨广在位期间建设了安乐寺、救生教寺、长乐寺、山光寺、慧日寺、文楼旌忠教寺等多家寺庙,还有著名的竹西寺,唐宋期间一度成为扬州的代名词。
权力往往会改变一个人,此时的隋炀帝过上了声色犬马的生活。看看唐末马缟《中华古今注》记录炀帝在江都宫水精殿中游乐的场景:
三千宫女全部穿上鲜艳夺目的盛装,头戴由通天百叶草编织而成的头冠,身着紫色的披肩,手持由野鸡尾羽编成的扇子,脚穿有鸠形装饰的鞋子。轻移莲步,犹如天上飘过一阵紫色的祥云,蔚为壮观。隋炀帝坐在高处看得哈哈大笑。
这种创意,比奥运开幕式还精彩壮观。
无疑,扬州的生活让他感到无比幸福快乐,于是大笔一挥写成了七律名篇《江都宫乐歌》。诗中的杨广在江都宫享受生活,从万物繁茂的早夏到遍地金*的深秋。乘着“青雀”船欣赏水景,骑着“紫骝”马林下散步,对着流霞饮着美酒、听着清歌,扬州的生活是何等的欢乐!
二下江都,隋炀帝住了近一年。此后大隋帝国进入了风雨飘摇的时代,杨广生命中也再无秋意了。
4野望冬景亡雷塘
在大隋帝国风雨飘摇之际,隋炀帝将扬州选作自己最后的归宿。
扬州之冬?野望
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
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
这首诗是隋炀帝的代表作之一,其诗情魅力对秦少游等后代名家的创作影响深远。诗中细致地刻画了自己内心的伤感,那种芳华已逝、众叛亲离,大好河山即将易主的凄凉与绝望之情动人心魄。
比较前两次,隋炀帝的第三次下江都更有点避难的色彩。由于在位期间的穷兵黩武、杀伐不断,离开扬州远征辽东的当年六月,大将杨玄感(名将杨素之子)起兵反隋。虽然叛乱很快被平息,但因为隋炀帝一味的残酷镇压,反而使更多的人民参加到农民起义*中去,形成了“三十六路反王七十二路烟尘”可怕危局。农民起义*屡次击败隋朝大*,直逼西安、洛阳。
面对着风雨飘摇的大好河山,隋炀帝没有进行认真的反思总结、改过自新,而是选择了逃避,地点还是扬州。
来扬州,一定程度上意味着放弃西安、洛阳,那可是隋帝国的根据地,自然遭到有识之士的反对。但在隋炀帝的心目中,扬州是最温暖的。于是他横下一条心,人挡杀人,佛挡杀佛,就算死,也要死在扬州。
大业十二年()秋七月,手上沾满了有识之士鲜血的隋炀帝来了个三下江都。
很快扬州也不安全了。大业十三年正月,农民起义*杜伏威部占领高邮,江淮各地起义*全部归附于他,扬州到洛阳的道路从此隔绝。同时起义*李子通部占领海陵(今泰州)、左才部据淮北,都拥兵数万之众。
隋炀帝被困在扬州,正如他在《幸江都诗》所说的:“求归不得去,真个遭成春。鸟声争劝酒,梅花笑杀人”,此生已没有归途,只能在酒色中寻求安慰了。
隋炀帝虽不愿面对现实,但内心也早已意识到隋帝国的大厦将倾。《资治通鉴》中记载了他的两个举动:
一个是疯狂。“宫中为百余房,各盛供张,…从姬千余人亦常醉。”行宫中有上百房间,炀帝命人将其装饰一新,每间各住一名美人。由江都郡丞赵元楷提供酒宴所需物品,然后让美女各自“做东”一天,自己则率领上千侍姬到此饮酒淫乐,常常是千人同醉。
另一个是绝望。“帝见天下危乱…汲汲顾景,唯恐不足。”炀帝心乱如麻,退朝后他就穿上幅巾短衣,拄着拐杖,一遍又一遍地在亭台楼阁间游览,直到夜深,三步一流连,两步一回首,唯恐自己看不足啊!
一天,有几枝乌鸦飞到行宫内筑巢,宫人急忙驱赶,乌鸦竟迟迟不肯离开,凶兆啊!
在此背景下,满心悲凉的杨广写下了“寒鸦飞数点,流水绕孤村。斜阳欲落处,一望黯消*”。一生的严冬已经到来,大隋帝国的夕阳就要落下,自己注定要在扬州而亡了。
大业十四年()三月十一日,左屯卫将*宇文化及发动兵变,校尉令狐行达用一条白绫绞死了隋炀帝。
如果说扬州成全了隋炀帝,那隋炀帝更是造就了新扬州。他的一生,可以说是辜负了天下人,但独独没有辜负扬州。他对扬州的爱深入骨髓,最终也把这座城市作为了自己的归宿!
隋朝之后,中国封建社会的发展从此进入了运河时代,扬州尽得其利,在历史的长河中独领风骚上千年!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作者简介
沙永祥,在市公安部门工作。业余钻故纸堆,写新文章。著有《扬州百家姓》。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