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城香火龙----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汝城县地处湘、粤、赣三省交界处,素有“鸡鸣三省,水注三江”之美誉。汝城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农耕文化和理学思想发源地之一。
年汝城香火龙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扩展项目名录。
举办时间
舞香火龙的招龙仪式在每年农历正月的元宵节前后夜间进行。
香火龙类型及制作材料
香火龙有圆龙、扁龙还有特制的磺龙;长度分为7、9、11拱等,最高4米多,最矮也有2.5米。制作材料以当地所产的稻草、棕叶、楠竹、向日葵杆、特制的龙香为主,所用工艺也是当地传统的扎制工艺。其制作材料虽然简单,但制作工艺精巧、工艺流程复杂、造型威武、气势恢宏,展演程序清晰、香火明丽、气氛热烈、场景壮观、群众参与性强,具有典型的地域标志性文化特点
香火龙的制作及程序
香火龙的制作很讲究,先用稻草扎成长数百米、直径4厘米粗细的“赵公鞭”待用。按照设计图分节依次用赵公鞭扎成龙头,龙颈、龙身(每节一拱),龙尾,再在规定位置扎上龙足、龙爪和龙脊。(圆龙不现足)龙头结构复杂精美,先生角,次生嘴,依次是龙须、龙眼、龙耳、龙牙、龙鼻、鼻须、龙额、龙珠。
环环紧扣,形成整体。待各部分扎成后,沿水平方向于龙身两侧插龙香,每隔2厘米插一支龙香于“赵公鞭”上,用细篾片连接形成连线。每支龙香长60厘米,按造型插遍龙香,包括插成龙鳞,需龙香4万支左右,密密匝匝,十分壮美。插好龙香后,在祖祠前将每一节构件用竹竿绳索连接好,装上抬杆,煞是好看。
在“龙灯会”的组织指挥下,全村男女老少纷纷持松明火把给香龙和双狮、双鱼生肖吉祥物都点上火,加上几十盏红光闪闪的龙灯,一片珠光宝气。火光到处,红光闪闪,一片瑞霭祥烟,场面极度热烈壮观。龙灯会长一声令下,20支三眼炮争先轰响,接着鼓乐喧天,鞭炮齐鸣,一百多位青壮年头顶草帽,身穿防火衣一齐上阵。舞龙头每8人一组,其余每两人一扛,刹时间将一条3千多斤重的香火龙抬将起来,舞将起来。先绕宗祠大门旋转三周,一旋一拜,三拜后沿村内主道和村边游走。特别在水田边,天幕黝黑,香火龙将万点火光倒映水中,既雄壮,又轻盈,阵阵香烟随风飘动,整条香火龙就像在腾云驾雾。
汝城舞香火龙有一套完整的程序:舞之前要到祠堂举行祭祖仪式,设案、焚香、作揖、施叩礼,这时村民一脸虔诚郑重,绝无一点嘈杂嬉闹声,仪式过后将龙抬起在祖祠前叩首三次,方可“舞龙”,沿街的人家要燃放爆竹谓之“接龙”,按规定的路线舞过后,又回到祖祠前,龙首居中,盘成三圈,村民扯香后,即烧龙谓“化龙”,“龙归天”。第二天清晨将龙灰倒入溪流中,寓“龙归大海”之意。
历史渊源
在传统文化中,龙具有多重属性。有时它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图腾的象征,有时它只是帝王的象征;有时作为雨神它能带来滔天洪水,有时作为旱神它又能止住泛滥的江水,使人类摆脱水患的威胁。而汝城人元宵节晚上所舞香火龙的民俗仪式,正是南方水患频发地区的人民在历史上形成的靠舞香火龙来抗拒水患威胁的一种季节性民俗活动。
据民间传说,相传在唐高宗弘道年间(年),汝城洪水泛滥,民不聊生。老百姓采纳了当地一位风水先生“以火龙降水患”的建议,用稻草扎制成12条草龙,对着滔滔洪水烧化,终于将洪水降伏。从此,汝城人民逐渐形成了扎制香火龙以祈求降伏水患的习俗,并于每年的元宵节期间举行舞龙盛会。年复一年,一直传延至今。如果从那时算起,这一习俗至少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了。千百年来,汝城的历代先民对龙都怀有一种非常特殊,非常虔诚的心情,并以各种艺术形式来表达对龙的顶礼膜拜。以至于直到今天,在这里的许多古建筑上还可以看到雕刻精湛的龙的形象,还在八、九个乡镇留下了历代修建的龙王殿、龙王庙、龙母宫等建筑或建筑遗址。作为一种活态传承的民俗活动,历史上从古到今一直没有中断过。如在民国年间的《汝城县志》就有明确记载云:“元宵扮演龙灯,花爆、管弦、钲鼓喧闹城乡以乐升平,谓之年消。”又:“汝民耐劳,无他娱乐,为演剧为社会,唯一有兴趣事其关于团体者,则迎神忏仙,宴谱招龙之属,莫不演剧,累日浃旬,远近聚观……。”招龙,即指“舞香火龙”。而这种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预祝丰收而祈求风调雨顺,无水旱之灾。
经过上千年的发展,当年的招龙仪式如今已发展成为一种内涵丰富的民俗活动。年11月,以舞龙闻名的土桥乡,还荣获了湖南省文化厅授予的“群众文化艺术之乡”“香火龙艺术之乡”的光荣称号。汝城县也多次以香火龙为题材,创作了大型民俗舞蹈,为汝城县的社会主义新时期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作者/来源:赣鄱非遗创新教育
声明:版权归原创所有,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