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香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接地气的土味的清气,寻访仙物鲜味苏州水八 [复制链接]

1#

“水八仙”,多么不接地气的名字,却个个与泥泽相关。慈姑、菱角、荸荠、芡实、茭白、莲藕、莼菜、水芹,在滑腴泥土滋养中,带着土味的清气,带来了江南蔬食味觉审美:朴,淡,真。

慈姑

食用部位:地下球茎

生长期:4月~11月

采收期:11月~翌年3月

慈姑是裹着肉升华的。油滚热,先拥抱青葱细段和鹅黄姜片,油发出欢快的“呲呲”声,再拥抱一块块五花肉,油呲得更响,等瘦肉变浅粉,肥肉变透明,再拥抱慈姑块。深色酱汁的从天而降,象牙色的慈姑块很快变成棕红,挤着赤亮亮的五花肉吸着肉汁。

在河中略洗后的慈姑

这是大多数城里人对慈姑的最美好回忆,说慈姑是嫌贫爱富的格,有肉才显得香。这句话总是对的么?

去年11月初,在苏州甪直车坊镇江湾村,我第一次看到了慈姑的采收。采收人是一对中年夫妇,女的叫多宝,男的叫阿三。彼时慈姑还未开始大规模采收,但这家人临时接到上海的订单,于是提前采割一批,被我们正好赶上。

齐肩高的一丛丛植株,宽阔的箭头叶尖开始枯黄,意味着慈姑的成熟。夫妻两个穿着齐膝的雨靴,下到慈姑田中,浮着青苔的黑泥,终于因为脚的陷入而露出本色。夫妇俩分工明确,阿三负责用镰刀先剜断露在泥上的植株底部,叶子“哗啦啦”倒下一排。多宝力气大,干活比丈夫利落,负责挖采慈姑。

多宝刚刚采得一盆裹着泥出世的苏州本地

远远地我们就能看到多宝。醒目的红毛衣,白底碎花头巾,绸蓝的袖套下露的手臂和手糊满了黑泥,与大地融为一体。她撅着腰,不断地将双手扎入阿三刚刚割倒的慈姑根部,翻出一抱黑泥,往面前“哗哗”一拖,就露出慈姑纤长的匍匐茎。这些擀面杖一样粗的茎的末端,长着膨大的球茎,顶着微翘的尖,像发芽的蛋。它们就是慈姑可食的部分。一株慈姑有十几个小球茎,就像母亲慈爱地照顾着一群孩子,慈姑的名字也因此而来。

大蒜炒慈姑

多宝的手上就像长了眼睛,在泥中迅速感知到这些球茎,扯断和掏出是连贯的两个动作,球茎跟匍匐茎分离时发出的微小到几乎不能察觉的咯嘣声。一个个慈姑裹着泥出世,即刻被丢到田边地上同样糊满泥的盆里。当初冬的阳光把一盆裹着深色湿泥的慈姑晒出干燥的泥壳,多宝也采了差不多一列。下午她不穿靴子,直接踩进泥里,因为那样活动更利落,采得更多。

采完,夫妇俩在河边洗慈姑。慈姑装在网袋里,多宝和阿三各自拉着网的一端,有节奏地上下交替浸入水中。黑乎乎的一网慈姑逐渐变白。此时已经能看到这些慈姑比外地品种多一环线,又叫三道杠,这就是苏州黄慈姑。

多宝在家炒自种自采的慈姑。切片炒大蒜,油,盐,糖,生抽,葱碎。黄慈姑因为水分多,炒出来有口感,不像外地慈姑那样发粉、且容易散。多宝饿了,吃得喷香,刨菜如挖泥,很久没听到筷戳碗底那“咣咣咣”的声响了。

什么叫香?劳动最香。

芡实

食用部位:成熟种子

生长期:4月~10月初

采收期:8月中下旬~10月初

鲜芡实炒芦笋尖。一粒粒有灵魂有嚼头的

你可曾想到,中式烹饪手法中的“勾芡”的芡,最早就是指芡实的粉。芡实像莲藕一样富含淀粉,芡粉跟藕粉一样,遇水受热很易透明糊化。也正因为饱含热量,芡实自古以来也是姑苏泽国救荒的作物。

跟荸荠和马蹄糕同理,直接吃鲜芡实比芡粉勾的芡,更能体会它的本味。去年秋尝到用鲜芡实炒芦笋尖,记忆犹新:一粒粒有灵魂有嚼头的小珠子,弹弹糯糯,介于珍珠芋圆和炒疙瘩之间,是干芡实不能相较的。

自此以后开始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